两会特刊·经济视线|夯实“三农”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亚博电竞手机版
发布时间:2022-01-20 09:10:00 来源:河北新闻网字号: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
出席省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认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重要内容,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夯实“三农”基础,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图为太行山怀抱中的武安市楼上村。近年来,武安市依托独特的太行山美景,以“山居戏乡”为主题,采取“旅游+、文化+”模式,打造了游、购、娱为一体的精品戏曲小镇,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使楼上村走出一条特色致富路。(本报资料片) 河北日报记者张昊摄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群众持续增收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财政投入力度不减,完善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部门和脱贫地区的首要任务,持续响鼓重锤地抓紧抓好。”省政协委员,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志刚表示,今年将集中精力推进“六个全覆盖”。防止返贫监测全覆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产业就业帮扶全覆盖,持续加大开发式帮扶力度,产业、就业、收入“三位一体”推进,不断增强脱贫地区发展能力、提高脱贫群众收入水平。科技帮扶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全覆盖,发挥农业创新驿站和科技特派员作用,带动更多人才下沉、科技下乡,加大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完善配套设施,深化社区治理。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全覆盖,加强动态监测,持续开展排查整改。帮扶力量全覆盖,统筹用好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省内帮扶、驻村帮扶、部队定点帮扶等资源,凝聚强大工作合力。帮扶政策全覆盖,做到过渡期内投入不降、力度不减、队伍不散。
“产业发展是摆脱贫困的根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省政协委员,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王国发表示,发展乡村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和重要抓手。今年我省将健全脱贫地区乡村产业体系,全面提升脱贫地区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继续实施产业巩固提升“四大行动”,巩固提升“一村一品”发展水平,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将脱贫地区产业纳入全省乡村产业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一体推进,对脱贫村产业发展进行全面排查,充实完善 “一村一品”台账。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是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的关键所在。”省人大代表、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村党委书记郭天林说,近年来,前南峪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持续做大做强“红”“绿”两篇文章,推进实施精品林果优化升级,深入挖掘抗大红色资源,构建“红色 绿色”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由“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发展为“太行山最美的地方”。今年,前南峪村将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继续深挖旅游产业的潜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融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让老百姓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游客在沙河市柴关乡东沟村“十里荷塘”赏荷。近年来,三面环山的沙河市东沟村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建设美丽乡村,逐步探索出“以旅兴农、以农促旅、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打造“十里荷塘”项目,将莲藕做成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乡村振兴的大产业。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
扛起粮食安全责任,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效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省人大代表、河北捷如美农业育种所所长张全杰说,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要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张全杰代表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种业振兴工程,开展16项新品种培育攻关,布局建设14个种业集群。在他看来,中国人碗里装中国粮,靠的是中国的种子,能否很好地掌握种子选育、生产、加工技术,能否把优质品种推广到田间地头,直接关系着粮食安全能否得到有效保障。他表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从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创新、种业科技创新、优势企业培育、优良品种推广应用等方面来加强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是重要的政治任务、战略任务,抓粮食生产的发条要拧得紧而又紧,工作要落得实而又实。”王国发委员表示,作为农业大省,河北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要毫不放松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端牢老百姓的饭碗。今年,我省将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全力抓好冬春田间管理,着力推进优质专用粮食生产,扩大大豆和油料种植,为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奠定坚实基础。强化“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真正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规模生产基地建设,及时发布供求信息,科学指导上市出栏,确保菜肉蛋奶果和水产品供给充足、质量安全、价格稳定。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王国发委员对此感触颇深:“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们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他表示,今年,我省将多措并举提升耕地质量,坚决完成新建360万亩高标准农田任务,加大财政资金、政府专项债、土地出让收入投入力度,支持供销社、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
游客在沙河市东葛泉村金沙河红薯岭油菜花田游玩。 沙河市金沙河红薯岭产业园开发荒山荒坡,以“农业园区化、农旅一体化”发展思路,打造万亩油菜花主题生态旅游景观,助力乡村振兴,展示大美风光。 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头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新建改建农村户厕70万座,完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全覆盖。
“把农村建成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我们将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让全市涌现更多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省人大代表、衡水市委书记吴晓华表示,衡水市将加大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力度,因地制宜加强村庄规划,不断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快补齐水电路气讯暖等基础设施短板。让农村既能享受现代文明成果,又保留自然淳朴的风貌,使走出农村的人愿意回到农村、各类人才愿意到农村去,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吴晓华代表介绍,衡水各县市区将用三年时间,把域内所有农村改造一遍。今年继续推进厕所革命,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巩固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果,大力推进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五化”进村,把硬路面通到家家户户门口,让农民群众生活更舒适、更方便。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走进阜城县刘老人村,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达,灰瓦白墙的新民居井然有序,休闲广场上文体器材一应俱全。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让乡村成为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省人大代表、阜城县刘老人党总支书记刘连山说,近年来,借助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刘老人村整修道路、粉刷墙体、铺设广场,“农村美如画、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步实现。“十四五”时期,他将和乡亲们一道撸起袖子加油干,深入挖掘乡土文化、运河文化和梨文化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美丽乡村,让乡村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省政协委员、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何运转认为,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要将深化乡村建设行动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集中资源、集中建设,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努力将秀美乡村建设成河北的一张靓丽名片。 (河北日报记者 郝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