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物”证史实读懂大运河的二千五百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河北印记(下)-亚博电竞手机版
发布时间: 2024-07-04 09:34:47 来源: 河工新闻网 字号:
沧州运河弯道处,游客可乘船欣赏两岸景致。
航拍下的沧州铁路给水所公园。由原沧州铁路给水所改造而来、极具历史价值。
■文/本报记者刘艳惠
图/刘艳惠 暴秋实
公元605年4月14日,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历时六年,这条南起浙江杭州,经江苏、山东、河北、天津直到北京,全长1700多公里的“大动脉”就此诞生。
1400余年后,隋炀帝的一颗牙齿,在这个夏天,成为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里最吸睛的文物。
它是中国极少数通过科学考古发现的帝王遗骸,2013年在扬州曹庄的一座隋唐时期砖室墓里现世,合并斑驳的墓志为我们研究隋炀帝的生平留下了重要佐证。
2024年5月中旬,“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考古重要成果展”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出,来自大运河沿线8省(市)的240余件(套)最新考古出土文物集中亮相,其中大部分为首次展出。开展一个多月以来,吸引逾30万人次打卡。
位于大运河畔的沧州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和东西廊是沧州仅存的明代梁架斗拱结构古建筑,文物价值很高。
当文物“开口”说话,那些隐藏在时光里的历史信息扑面而来:一粒炭化粟,窥见“超级粮仓”背后的隋代繁华;一把“王”铭铜矛,见证越地先民舟楫渡生的拼搏意志;一个“闸”字碑,记录大运河绵亘数千里的沧桑历史……
同一时间,大运河铁路文化陈列馆在沧州市青县大运河畔开馆,它用千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和影像资料及几百件各个时期的相关文物,呈现了千年京杭大运河与百年津浦铁路在青县境内相依相存的历史。
浩渺长河,千里通波。如梭的舟楫带走了时间,却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馈赠。
文物的考古和展陈,让我们从诸多细节里,看到时空流转、朝代更迭、文脉传承以及民生百态,从而读懂大运河,读懂中国。
铁路给水所是津浦铁路的辅助设施,也是联接运河、铁路古今两大交通动脉的重要载体。
青县铁路给水所,建于1908年,1911年投入使用,是省内津浦铁路保存最好的一座给水所。
青县铁路给水所为德国工程师设计建设,在我国近现代建筑史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集萃千年的水工智慧
一河通南北,千载连古今。
大运河穿越历史,流淌至今,维系它最基本的载体是什么?是水!是按照人类的意图奔腾向前的水。
这一河流淌了2500余年的水,凝聚了中国历代运河工程技术的精粹,是世界航运工程史上的杰作。
全长179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行经京、津两市及冀、鲁、苏、浙四省的19座地级市,沧州市以216公里的长度,成为京杭大运河流经里程最长的城市之一。
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沧州所在的南运河,以弯道众多而极具特色。
南运河,指天津三岔口至山东临清段的运河。纵观京杭大运河的全线海拔,自临清迤北到天津,南运河的海拔落差达到20多米。落差大,水流急,所以,元明清历代整修南运河时,都着意设计了众多弯道工程,通过延长运河里程,来降低比降(落差与水平距离之比),从而保障通航顺畅。
在运河其他地方,多用众多的梯级船闸来让船只通过大落差水位,因此,南运河的这种设计,被称为“三弯抵一闸”。
“南运河在沧州穿境而过,200多公里的长度有230多道弯,鲜明呈现着南运河‘三弯抵一闸’的古老河道形态。”沧州区域文化研究所所长孙建告诉记者,不建一座闸而实现对水流的调控,不但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水工智慧,而且蜿蜒曲折的河道,还勾勒出秀美的运河风景。
建于1871年的马厂炮台,是大运河沧州段唯一的一处军事设施遗迹。
马厂炮台的中央炮台,是中国近代史上现存较早、较完整且规模较大的军事建筑之一。
但是,堤防多弯,易导致堤岸塌落,因而险段甚多,重点防洪随之成为一个难题。为此,南运河多采取夯土加固措施。这种由坝、垛和护岸组成的一种堤防保护工程,称为险工。
南运河沧州—衡水—德州段,至今仍保存着完整的古代河道、堤防等遗存,充分反映了大运河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工程技术水平,是研究我国水利科学成就的重要实物。
其中,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两座夯土坝——连镇谢家坝和华家口夯土险工,是目前北方大运河堤坝防洪设施的典型代表。
“连镇谢家坝和华家口夯土险工,还部分恢复了中国古代的‘糯米灰浆’筑坝技术。”孙建介绍,“糯米灰浆”发明于1500多年前,人们将糯米汤与标准砂浆混合,这种工艺比纯石灰浆强度更大,更具耐水性,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技术创新之一。
历史上多次决口的谢家坝和华家口夯土险工,通过“糯米灰浆”加固后,再无决堤。2012年,再次加固两种险工时,现代技术人员试验不下百次,最后在灰土里掺上糯米浆打成坯状,等坯晾干后补到坝体上,再用“糯米灰浆”填补缝隙,完成了坝体的整修加固。
近年来,在对大运河的考古中,河道,水闸、水坝、桥梁等水工遗址不断浮出水面,将古代运河工程规划的科学性和中国古人的智慧,一一呈现于世人眼前。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理,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这是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中国大运河的评价。
文物讲述和实证的历史
当我们从隋炀帝的那颗牙齿上,读出他的生命信息时,也实证了史书记载事件的真实性。这是文物最为核心的文化价值。
申遗过程中,考古发现揭示了大运河的原真性价值,为申遗成功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和充分实证。申遗成功后,考古人员持续深耕这部分承载中华文明血脉的宝贵遗产,不断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提供考古实证。
据不完全统计,大运河沿线8省(市)共开展超过200项运河考古工作,60余项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其中7处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处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从唐代洛阳城、邯郸大名府故城、杭州城等繁华都市,到河南洛阳回洛仓遗址、河南浚县黎阳仓遗址、天津十四仓遗址,从景德镇窑、龙泉窑、德化窑到越窑、邢窑、磁州窑……文物无言,却实证了大运河作为内河航运的重要河道,促进了南粮北运、商业贸易、人员往来、城市繁荣的重要作用。
而不断开展的大运河考古工作,一点点充实着大运河的年代信息、功能信息、环境信息……
2021年,沧州大运河畔南川楼复建工地上,两条运河沉船重见天日。大量文物的出土将南川楼所在地的经贸历史至少往前再推了500年。
数千年来,渤海湾沿海地带绵延千余里,因盛产长芦盐,被称为长芦盐区,沧州便处在这个区域的重要位置。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沧州大地留下许多和盐有关的历史文化印记,长芦盐运司旗下的地标建筑南川楼便是其中之一。
沧州市运河区文化和旅游局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孔德轩一直做着沉船文物的保护与修缮工作,他认为,沉船文物的考证,说明了宋金时期,南川楼所在地对于大运河以及整个北方地区,都发挥着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2021年1月,大运河进行清淤时,沧州泊头段发现了一艘沉船。船舱内出土有“宋元通宝”“政和通宝”“永乐通宝”等宋、明时期钱币。根据船舱内的遗物和河道文化堆积的层位关系推断,沉船的年代为明代,并确定了残船长度、船板厚度、隔仓大小。沧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负责人郑志利表示,这艘沉船的发掘为研究明代北方大运河造船技术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这次考古,也反映了运河的功能变化。运河肇始的春秋邗沟,东汉未年的白沟、平虏渠,隋朝运河,最初都是以军事征伐为目的,服务于争霸雄心和开疆伟业。但晚唐、五代后的北方运河即当时的永济渠,除了服务军事以外,民用、经济用途的开发也基本固定了下来。
“考古工作是揭示大运河深厚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河北一直将重点文物遗存考古贯穿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之中。”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文物部门对隋唐大运河邯郸段、邢台段、衡水段的全面持续勘探,基本明确了隋唐大运河河北段的位置、规模、流向等重要内容;对大运河沿线重要城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自2014年以来持续开展邯郸大名府故城考古勘探,明确了宫城、内城、外城三重城垣的城市格局。2018年以来对邢台清河贝州故城开展考古勘探,探明了城墙、城壕、城门、城外遗址的分布情况,厘清了其与隋唐大运河的位置关系;对大运河沉船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对河北境内运河流域进行了全面考古调查,搜集整理沉船资料40条,为京杭大运河的河运史、漕运史、造船术等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包粽子、射五毒、做香囊、旱地赛龙舟……2024年端午节,一场“粽叶飘香大运河 ‘龙舟’竞渡庆端阳”的主题活动,在沧州文庙热热闹闹地开展。在文化志愿者的带领下,一群中小学生沉浸式体验了中华传统的端午文化习俗。
这座见证了六百多年风雨的古建筑,在莘莘学子的琅琅书声中,重合了无数寒窗苦读学子前来求学的身影,连接了过去与未来。
“这样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文庙这几年举办了很多。”沧州文庙的工作人员李翱告诉记者,沧州文庙深入挖掘文物价值、沧州文化和运河文化内涵,持续开展对文物的保护传承利用,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大运河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沉默的文物也是会“开口”说话的,逛博物馆,看文物,已经成为很多人假期体验的一部分。
作为一条“活着的”遗产走廊,目前,河北段基本上保持了明清风貌,云集了古码头、古炮台、古碑刻等遗址。其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国保河段北运河、南运河长度达270余公里。
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年来,依托文化遗存,沿线建起了众多的博物馆、展示馆、文化馆,这些展馆推动了大运河的活化利用,让千年文脉“流动”起来,让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认识了大运河。
沧州青县大运河岸边,有一座建于1871年的炮台,它满身弹洞炮痕,壁垒斑驳,充满了神秘感、沧桑感和历史感,这就是被誉为青县“地近畿辅,拱卫攸关”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厂炮台。
据记载,清同治十年(1871年)2月,李鸿章将自己的淮军部将周盛传调驻马厂镇。周盛传的部队进驻马厂镇后,便开始动工兴建兵营,两年后竣工。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一路南攻,在马厂一带激战数日。日军攻陷马厂后大行报复,将炮台毁坏,现仅存中央炮台及东西营区十多座炮台遗址。
“马厂炮台是中国近代史上现存较早、较完整且规模较大的军事建筑之一,也是大运河沧州段唯一的一处军事设施遗迹。”青县博物馆馆长王占林介绍,它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上共和之路的历程,有着重要的历史、文物、文化、旅游和军事价值。
青县大运河铁路文化陈列馆展出的文物
青县大运河铁路文化陈列馆内,工作人员向游客介绍津浦铁路和大运河的历史关系。
青县大运河铁路文化陈列馆展出的行车时刻表和换票证。
同样见证了中国近百年战争风云的,还有一所建筑——青县铁路给水所。它与近日开馆的大运河铁路文化馆,是沧州市实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延续千年的内河航运,亲历了近代铁路运输的兴起。
“青县铁路给水所是津浦铁路的辅助设施,它使用大运河水源,通过给水所中的储水池和滤水设备完成运河水的净化,然后通过地下管道供给铁路运输生产和部分铁路职工家属生活用水。”也可以说,大运河不仅是沧州沿线八个县(市、区)的母亲河,还曾是津浦铁路沧州段的母亲河。大运河铁路文化陈列馆馆长付洪伟介绍,津浦铁路沿运河专门设置了多处铁路给水所,成为联接运河、铁路古今两大交通动脉的重要载体。青县铁路给水所1908年开工兴建,1911年竣工,是省内津浦铁路保存最好的一座,直到2018年,被确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才完全停止使用。
近年来,我省运河沿岸相继建起了故城大运河博物馆、临西运河文化贡砖博物馆、华家口运河文化展馆、大运河谢家坝水工智慧展示馆等许多展馆,并先后举办了各类和大运河相关的展览。
那些星星点点遗留在运河两岸的文化遗产,不断以各类展陈和实物的形式,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我们得以走近文物,对话历史,读懂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