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展望2022(上):聚精会神推动高质量发展-亚博电竞手机版
发布时间: 2022-01-18 10:09:20 来源: 河北新闻网 字号:
阅读提示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关键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
1月17日开幕的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代省长王正谱在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必须聚精会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并就河北在新一年里经济社会发展明确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其中,关于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涉及“三件大事”、项目投资、新旧动能转换、改革开放、优化经济布局等诸方面。
实施重大国家战略,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为河北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部署2022年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时,报告把“着力实施重大国家战略,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放在了突出位置。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幕在即,报告提出,要坚持“四个办奥”理念,再接再厉、精益求精,完善赛时运行指挥体系,高质量做好赛事组织、赛会服务、疫情防控、安全保障等各项工作,展示热情好客、阳光开放的河北形象。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还就如何发展后奥运经济作出部署。
具体包括,要加强场馆赛后综合利用,建好国家冰雪运动装备生产基地,建设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氢能产业示范城市,推动冰雪运动、冰雪事业、冰雪产业融合发展,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2022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向深度广度拓展。
在产业方面,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强曹妃甸区、正定新区等重点平台建设,力促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竣工达产。加快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建设,完成投资300亿元。
在交通领域,要强化交通互联互通,谋划组建京津冀陆海空港联盟,提升京津冀机场群协同水平,推进石衡沧港、津兴、长邯聊等项目建设,力促雄商、雄忻高铁尽早开工,京唐城际、遵秦高速建成通车。
生态方面,要加强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抓好潮白河流域治理保护,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此外,还要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京津冀高校联盟建设,抓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支持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创建廊坊北三县与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2022年,是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一年。
报告提出,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具体来说,要完善起步区各组团控详规,加快启动区、起步区等重点片区建设;加快高校、医疗机构、企业总部等标志性疏解项目落地;创新土地、投融资等体制机制,打造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布局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空天技术产业基地、创新产业中试基地;持续推进千年秀林和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加强白洋淀全流域治理修复,淀区水质稳定达到ⅲ类。
凝心聚力抓投资上项目,千方百计提品质扩消费
经济发展离不开项目建设。
报告提出,着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动内需潜力充分释放。要凝心聚力抓投资上项目,千方百计提品质扩消费,全力把发展第一要务落到实处。
报告重点从三个方面就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提出安排。
——狠抓重大项目,围绕“十四五”规划实施,聚焦“三件大事”“两新一重”、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等十大重点领域,谋划、开工、投产、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全年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000亿元以上。
——掀起招商热潮,聚焦12个省级主导产业和107个县域特色产业,完善产业资源库、招商企业库、客商信息库、项目信息库,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产品配套招商。创新疫情防控条件下的招商方式,加快引进一批补短板、提效益、增后劲的优质项目。
——完善推进机制,突出抓好“实、考、保、包、促、评”,实施项目清单管理,加强要素服务保障,深入开展包联帮扶,强化跟踪督导问效,建立约束激励机制,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以项目建设大成效推动河北大发展。
围绕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报告部署了四个方面工作。
提升传统消费,稳定汽车、油品等大宗消费,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措施,加快医养康养、家政服务等产业发展,推动传统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培育新型消费,鼓励定制、绿色、体验消费,支持传统商业企业线上线下融合,打造一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企业,全省网络零售额增长10%以上。
促进城市消费,推进6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支持25家省级智慧物流园区做大做强,新增800家品牌连锁便利店,升级改造步行街、商业街,打造夜经济示范街区。
挖掘乡村消费,完善县乡村电商体系、快递物流体系,加快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充分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
在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显得至关重要。
报告提出,着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网络强省、数字河北,做强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以结构优化增强经济稳定性。
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化提升12个省级主导产业,打造钢铁、装备制造两个万亿级产业;振兴107个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全省特色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3万亿元;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壮大康辅器具、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急装备等产业;实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工程,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深化“万企转型”,实施技改项目5000项以上;开展延链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构建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坚持“头部企业”带动,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00家,争创一批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0家。
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新建5g基站2.5万个,建设张家口国家级数据中心,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枢纽节点;推进数字产业化,加快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正定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推进产业数字化,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200个;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30个,新增上云企业1万家。
强化标准质量引领。开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争创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产品质检中心。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200项以上。争创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实施知识产权创造和提升工程,以高质量保护激励高质量创造。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科技创新发挥着重大作用。报告提出,着力建设科技强省,推动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
围绕创新发展,报告作出了如下安排——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整合创新资源,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落实基础研究行动计划,加快突破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0个。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0家。
加快科技成果孵化转化,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共建京津冀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项目评估、成果评价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市场化融资和交易转化,全省技术合同交易总额达1200亿元。
此外,还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燕赵青年科学家计划,集聚一批产业“高精尖缺”人才,培育一批青年科技人才。
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构建一流营商环境
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持续增强动力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明确了需要持续推进改革的5个重点领域。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行政许可事项标准化建设,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现电子证照全覆盖;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战,推动国有资本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健全预算管理机制,抓好税收征管改革国家试点;深化“四医”联动改革,扩大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范围,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支持4个国家级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创新,打造省市县乡村五级为农综合服务平台,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50%以上。
围绕扩大开放,报告提出,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优化对外投资结构,支持钢铁、建材等优势产能和装备走出去,建好中塞友好(河北)工业园;持续扩大外贸规模,实施稳外贸“六大工程”,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培育一批外贸龙头企业,电商进出口额突破200亿元;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左右;加快自贸区改革创新,打造药品进口口岸、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开放平台,加速集聚高端高新产业;推进开发区优化整合,支持各市集中打造1—2个高能级开发区,培育一批营业收入超千亿元园区,全省开发区营业收入增长8%。
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企业好经济就好,居民就有就业、政府就有税收、金融就有依托、社会就有保障。企业生存、发展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
为此,报告提出,要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把全方位服务企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实施市场、政务、法治、金融、信用环境提升工程,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要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帮扶,搭建直通车平台,做实企业包联服务,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等行为,让企业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称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充分信任依靠尊重企业家,让企业家在河北感受到更多的亲切感、归属感、获得感。
优化经济布局,推动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协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其根本目的是要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报告提出,要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全局,选准主攻方向,统筹要素配置,形成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区域发展格局。
在主攻方向上,报告首次提出要突出抓好“六带”建设,并提出今年工作重点——
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抓好河道水系综合整治、生态环境修复、文化遗产保护、文旅开发,提升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整体水平。
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深入推进冬奥遗产计划,发展赛事经济、会展经济、论坛经济。
打造太行山—燕山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带,拓展生态保障、水源涵养、旅游休闲功能,培育绿色产业、生态经济。
打造沿海经济崛起带,建设环渤海港口群,深化港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唐山“三个努力建成”步伐。抓好渤海新区、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设。
打造石保廊创新发展引领带,加强与京津对接协作,建设高水平中试基地和科技园区,积极吸引科技成果孵化转化。
打造冀中南转型升级示范带,争列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加快特色产业和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建设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
实现城乡协调也是协调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报告提出,要积极融入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发展。
具体来说,要提高城市品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改造老旧小区3698个,新增城市公共停车位17万个。支持沧州办好省第6届园博会,支持石家庄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
要推动县城提质升级,开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宜居环境等七大专项行动,分类推进样板示范县、品质提升县、基础强化县建设。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更多县进入全国百强县。
此外,报告还提出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交通网络,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小镇,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 (河北日报记者 王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