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难险重亮绝技——油气管道的安全守护神周若厅-亚博电竞手机版
发布时间: 2016-05-03 14:43:16 来源: 河北工人报 字号:
河北大工匠
人物名片
周若厅,53岁,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维抢修分公司电焊高级技师、设备管理专家。他首创的“小口径薄壁管道非焊接不停输封堵技术” 和“管道高压内窥镜探测打捞装置”等,取得了多项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并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人物速写
公司上上下下所有人都管周若厅叫“师傅”,虽然很多人并不是他的徒弟,但“师傅”是他独享的一份尊荣。
他性子急,爱“骂人”。工作中看到“不入眼”的事,就忍不住会“骂”,甚至找领导拍桌子。但是被骂的人却都心服口服,没人敢说“二话”,因为大家打心眼儿里敬重他。
他爱“玩儿”,年轻的时候喜欢滑冰、桥牌,曾代表秦皇岛市参加河北省桥牌比赛;喜欢航模,家里收集了飞机、轮船各式各样的模型;休假时,他会开车拉着老伴儿去自驾游,最远开到了黑龙江。
他很“抠门儿”,工人出现场回来把脏手套随手丢进垃圾箱,他自己捡回来洗干净,给车间里的工人接着用。
他又很“败家”,笑称自己是个“注重个人形象的人”,买件衣服上千元;有阵子喜欢上骑行运动,便花5000元买辆自行车回来。
他爱加班,每天比别人早来晚走三四个小时,双休日车间里也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但他不认为这是个人牺牲。他说,工作对他来说是种乐趣,很享受研发成果带来的成就感。
管壁3毫米厚的天然气高压管线,在不停气的状态下更换阀门,一旦操作失误,崩飞的管壁碎块比子弹杀伤力还大。而长年累月地站在刀剑上起舞,百分百准确无误地做到这些,是周若厅的日常工作。
“这就好比医生给病人做手术,我们要保证心脏正常跳动的情况下,对人体血管进行封堵或者移植。你让人心脏停止跳动了,抽干血管中的血再去移植,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工作也一样,如果把管线排空再去检修,会造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很多问题,就体现不出我们存在的价值了。”周若厅这样解释他的工作。
从事油气管道工作36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维抢修分公司电焊高级技师、设备管理专家周若厅参与过几百次现场抢险,攻克了大量施工技术难题。他追求专业技术的完美和极致,埋头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始终站在引领封堵技术革新和设备升级的前沿。
1 封堵绝技填补世界空白
“师傅是我们的定海神针,一旦有重大险情发生,师傅就要亲自坐镇。有他在,大伙儿就安心。”周若厅的徒弟、公司培训中心副主任魏兵的一句玩笑话,道出了周若厅在公司的威望与地位。
此时的周若厅一袭米色风衣、黑色西裤、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安稳沉静地坐在会议室一角。看上去身材瘦小的他,话很少,儒雅得更像一名学者。如果不是常年风吹日晒黝黑的皮肤,很难让人想到这是一个与动辄数吨重型机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大匠巨擘。
然而,周若厅的这种“形象”只存在了半天。
4月7日10点,山东某地一条原油管道卡球。抢险电话打到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维抢修分公司,“周师傅在哪里?”人们的目光转向周若厅的车间。
此时的周若厅身着工色工装,头戴安全帽,他一手插兜,另一只手将半米多长的千分尺横搭在肩膀上,足下生风,衣带飞舞。“这种垫子库房还有,多带几个备用。”“这个尺寸多少,量一下装上两台。”“叉车呢?先把这些工具装上。”“这是抢险,不能算经济账,安全第一位,用好的……”一连串指令,语速极快。36年抢险经验的积累与磨砺,使得周若厅举手投足间沁发出一股从容不迫、自信果决的气场。
公司3000多套大型设备分布在国内8家分公司和国外的3家分中心,这些设备的资源分布全都存在他的脑子里。某个设备配件坏了需要维护,供应商是哪个国家,哪家公司,如果没有目的地去查,尤其是涉及国外的公司,可能要花费几天的时间,但周若厅随口就能说出来。
工程部部长徐海波说:“我是管设备的,可是也只管台账,需要什么设备我都要从电脑里去查,但周师傅全都装在脑子里,他就是一本活台账。”
在等候装车的间隙,周若厅的徒弟魏兵打开了话匣子,讲述起周若厅的封堵绝艺。
西气东输作为国家战略布局,容不得半点马虎。2008年,在西气东输定远压气站带压开孔项目中,由于国外某公司的设备出现故障,一块弧形板意外掉入运行管线中。
“这可麻烦了,就好比医生给病人做完手术,把手术钳落在病人体内了。这就是个定时炸弹,一旦出现情况,将影响整个上海市的天然气供应。如果上海停气,谁能担这个责任?”魏兵说。然而,在与外方专家紧急沟通中,对方明确表示,这个问题我们也无能为力,没有解决办法。
压力全部转移到维抢修分公司。甲方得知这一消息也非常着急,“只给你们一次打捞机会,捞不上来,你们自己去解释。”
作为技术负责人的周若厅,凝眉深思,大胆地提出了不停气打捞弧形板的设想。这是一个全新课题,而且必须一次成功。如何确保万无一失?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留给周若厅的准备时间少得可怜。
“干!”周若厅撸起袖子带领团队连续加班上千个工时,自主研发了特殊内窥装置和磁性打捞器,仅设计图纸就画了两尺厚。“工作原理简单说就是用磁铁把掉进人体血管的一块铁屑吸出来。”为确保一次成功,他们按照出事地点一比一“克隆”了一段燃气管线,寒冬腊月里在室外进行了上百次的模拟实验。最终,在现场所有人员屏息凝神地注视下,随着封堵器缓慢提起,“弧形板吸住了,成了!”
自此,周若厅也开创了维抢修施工领域两种全新的工艺,并获得了三项国家专利,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际上都属罕见。
■周若厅指导员工对爬行切割机的操作
2 每件设备都是艺术品
有一年公司年会上一道有奖竞猜的题目是“周师傅的爱好是什么?”
标准答案是——“加班”。
一年52个星期,几乎每个周末车间里都有他的身影。虽然担任设备中心部门主任,但是每天最早来车间开锁的是他,最晚离开的还是他。
设备中心负责全公司上千套开孔、封堵及抢修设备的保养、维护和管理工作。周若厅深感责任重大,他熟知和掌握公司所有设备的原理、操作规程和设备特性以及故障的排除。每个施工项目开工前,他都以高度的责任感与项目经理紧密沟通,详细了解施工方案和现场工况,为项目配置适合的施工设备和机具。
不仅如此,工程部部长徐海波透露,熟知周若厅的人几乎都被他“骂”过。“有一次我们外出抢修的职工回到车间,顺手把用脏的手套扔进垃圾桶。师傅看见后,‘骂’了我们一顿。自己从垃圾桶里把手套捡回来,洗干净油污后给车间里的工人接着用。”徐海波说,“虽然挨骂了,但我们信服。师傅带头给我们做了榜样。”
公司的下班时间是下午5点,这对周若厅来说,却是一天真正的开始。白天,车间里找他的人多事也多,没办法沉下心去搞研发。等别人都下班回家了,偌大的车间安静下来,他便开始干点自己的事儿:画图纸,琢磨设备的升级和技术改造,进行设备加工实验……一忙就是三四个小时。
每天,周若厅都是最后一个离开车间。离开前,他习惯回头看一看。那些粗大笨重的设备器材,在他眼里就像一件件艺术品,很完美。“就像自己的孩子,倾注了我们的心血,很有成就感。”周若厅说。
跟随周若厅采访的两天时间里,记者注意到,公司上上下下所有员工都叫他“师傅”,虽然很多人并不是他的徒弟。魏兵告诉记者:“这声‘师傅’的后面,饱含着大家对他的敬重和佩服。”
由于管道封堵作业具有一定特殊性,开孔封堵设备价格多达上千万元,少则几十万元,一直都是聘请制造商保养,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他带领技术人员日夜赶工,翻译并学习开孔封堵设备的保养手册,手把手教大家拆卸开孔封堵设备,讲解工作原理、保养步骤。在他的带领下,员工的技术越来越精湛,已经可以独立完成设备保养工作,公司逐渐摆脱了求人上门服务的局面,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
■天津大爆炸善后工作中,从核心区一出来,周若厅就躺倒休息,攒足精神 通讯员林培军摄
3 手握金刚钻敢揽瓷器活
2015年8月12日23时30分许,天津港上空的两声巨响,震惊全国。爆炸现场除了已经知道的700吨氰化钠,还有40多种危险化工产品遗留在成百上千个集装箱和罐体内,封闭的罐体内装有什么危险化工产品?泄漏后是否会有更大危害?这些都需要探明处理,救援工作堪称“世界级难题”!
8月18日上午,公司接到了奔赴天津爆炸核心区处理遗留危险化学品的抢险任务。此时,周若厅刚刚在武汉的项目工地上加了一个晚上的夜班。接完公司电话,周若厅和徒弟徐海波立刻奔赴爆炸现场。路上,他一边思考抢险方案,一边通知“家里”进行抢险材料加工实验、防爆工具装车等多项准备工作。
这次抢险的主要任务是运用掌握的“密闭开孔”技术,对救援组不宜开启的集装箱进行打孔、注氮封存和破拆作业。
“首先采取排查,象探雷一样,把所有散落在地面的危化品罐、包括集装箱一个一个地进行排查。”公司办公室主任林培军说,勘查阶段是最困难也最危险的阶段。“进入核心区前,周师傅我们几个合了张影。大家都心照不宣,未知的危险刺激着所有人的神经,或许进去了就出不来了。”
8月19日上午,公司总经理李德宝带领周若厅等四名职工,随联合救援部队进入核心区最深入的区域进行现场查看。爆炸现场一片狼藉,刺鼻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上空。
刚开始进入核心区时,现场还时有爆燃发生。脚下各种不同性质的危化品混杂,随时可能发生爆燃和爆炸,曾有防化兵踩到一些粉末状的金属钠,经过一处积水时,脚下突然冒起白烟,跑出5米远,刚才的水坑就发生爆炸,蹿起约1米高的火球 。
切实存在的风险没有挡住周若厅和抢险队员的脚步。他们在防化兵之前,对散落的危化品罐、集装箱逐个开孔、破拆,然后由防化兵进行化验。每当遇到不明危化品时,周若厅都会冲在前面。
清理过程中,他们严格穿戴防化服、防毒呼吸器等防护装备。由于防化服不透气,衣服内温度高达五十度。不消一会儿,他们的衣服就被汗水浸透,出场后手套里、鞋子里都倒得出水来。尽管这样,他们每天仍然坚持在现场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保证了抢险工作的顺利推进。
在天津港“8·12”大爆炸事故中,周若厅作为抢险现场技术负责人,深入爆炸核心区域,一边指挥、一边参战、组织制定抢险方案、排查处理险情,他带领30余名抢险队员奋战十余天,安全破拆、开孔和排除集装箱和危险罐体70余个,为破解这道世界性的难题提供了保障。
■周若厅整理抢险需要的一个小零件
4 36年沉淀砺就“国际一流”
记者在车间里看到一台全自动角焊缝焊机,这台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焊机是周若厅花费一年时间研发出来的成果。这台焊机的研发成功,大大缩短了人工和工时。焊接一个1219毫米口径的三通管件,原来24个工人24小时连续作业要70个小时,现在只需要2个工人16 个小时就能完成。
作为一名抢险人,深知时间就是生命。为了提高出险速度,周若厅组织徒弟对抢险车功能进行升级改装。经过一年的设计研发,2014年年初,抢险车车厢内部设计基本成型,工器具、设备装配完毕。只要有时间,他就会绕着抢险车看,研究改进方案:厢式货车设备上下搬运不方便,增加液压升降平台;线路布局有隐患,重新设计……
2014年10月31日晚,某天然气管道发生爆炸。接到出险命令后,该抢险车仅用半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就开始奔赴现场。而先前,这种出发前的装车准备就要2个多小时,遇上抢险难度高的话,经常需要四五个小时的装车准备。通过实战检验,业主方对维抢修分公司的专业性给予高度评价。此后,这辆车就成了这个公司出险的标志性车辆。
凭借着精湛的专业技术、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周若厅在应急抢险救援领域耕耘36载,先后参与了世界首次高钢级大口径在役管道开孔封堵作业——西气东输渭南φ1219封堵工程;国内首次涉足海底管道封堵改线作业——华德海底管线改迁工程;汶川大地震中“兰成渝管道抗震保油”工作;伊拉克战后首次油气管道建设“民生工程”——伊拉克替代战略管道ps1开孔连头工程等几十项国内外“高、精、尖”工程项目,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油气管道安全守护者。
专注做一样东西,创造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可能,周若厅用36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管道抢险人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
■文/本报记者张莉慧 郭成
图/本报记者毕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