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能工巧匠获得者刘文卿:用童心发现 用苦心打造-亚博电竞手机版
——记省能工巧匠获得者、保定中药制剂车间主任刘文卿
发布时间: 2016-11-01 16:20:51 来源: 河北工人报 字号:
河北大工匠
人物名片
刘文卿,金木集团保定中药制药有限公司综合制剂车间主任兼新产品研发技术主管。刘文卿长年在生产一线工作,先后在多家企业从事水丸、压片、包衣等多个工种,曾任班长、车间主任、生产部长、设备部长等职务。工作中,刘文卿勤奋好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获得3项发明专利,曾获得省内医药行业比武状元。
人物速写
喝酒时敢把三两一杯的白酒仰脖“切而斯”(干杯);闲暇时和几岁的儿子一起跳“小苹果”舞蹈;研究生产难题时,几天扎在办公室里,整宿画图纸,算数据……就这样一个充满童心的中年人,一个普通的车间主任,却是省内知名院校的客座教授、技工考试的专业评委,曾经获得省内制药专业技术状元、省能工巧匠称号的工人专家。他,就是刘文卿。中等身材,加上高音大嗓,另外配上爽快的笑声,就是刘文卿给人的第一印象。
■手把手传帮带成了刘文卿的日常功课
■药剂师开叉车也是行家里手
■和新员工一道研究生产工艺
1 20年前已在业界小有名气
早在获得省总工会颁发的能工巧匠称号前,刘文卿已经是中药产业界小有名气的发明家了。最让他提得起来、张得开口的一件发明,就是对中药治粒技术的改进。上世纪90年代,当时他所在单位还是国营药厂,他是基层的管理干部,厂里的设备供应商来要账,因为资金流转原因,厂里不能足额支付设备费用,安排刘文卿陪客户。
当时,供应商提出一个中药生产中常见和棘手的问题,就是中药小颗粒(比如六神丸颗粒)在加工过程中,因为筛子在筛选过程中存在堵塞现象,造成颗粒大小不均不说,筛选效率也低。
当时的刘文卿已经在着手考虑这个问题了,他随手拿了两张纸,一个上面挖了一个圆孔,另一个卷成了筒子,上面挖了几个椭圆孔,随手抓了一把颗粒在纸上进行筛动。结果,滚筒上的因为滚动,不但不存在堵网的问题,且因为漏眼是椭圆的,还能够保证颗粒的完整和美观。
内行人,看难题,解难题,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客户马上就明白了,把圆眼平筛改成椭圆孔的滚筒筛子不就彻底解决问题了吗?供应商剩下的设备尾款也顾不上要了,当天就往设备厂家跑。不到一个月,新的设备开发出来了,彻底解决了以前的生产难题,众多生产企业争相购买。直到20年后的今天,国内企业还都在使用刘文卿改进的滚动筛网。
“那时候,也不知道啥专利不专利的,不过,当时供应商特别照顾我所在的单位;要是到了现在,早就报实用新型(专利)了。”说起自己当年的“奇思妙想”被人家无偿使用到现在时,刘文卿也只是哈哈一笑。
他的徒弟,现在车间的技术骨干李涛说:“师傅满脑子都是灵感,他闭着眼睛能听出设备的故障,甚至连哪个部位都能够断得八九不离十,而且还能够‘开方’,解决问题,就冲这一点,没有不服气的。”
“20年前,我就是单位里的车间主任;到了现在,换了几个单位,还是车间主任;但是,我知道,我的根儿在岗位上,离开了岗位,我啥都不是,更谈不上能工巧匠了。”刘文卿说。
2 用中医理论武装中药设备
“人呀,就是要有一颗童心。有童心,就能够长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童心,就能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捷径;有童心,就不会被各种利诱所迷惑,能够专心搞自己的事业。”刘文卿说,自己就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能够从其他专业里找到工作中难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一次,在生产胶囊过程中,装量不稳定。虽然不能够对药品质量本身构成影响,但是对于患者服用中药的疗效形成了影响。“咱是国企培养出来的,脑子里没有别的,就是刚入行时,师傅教的做好药做好人,从咱手里出去的药品,质量一定要有保障。”
他和工友们开始讨论和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始终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单位里的技术总工程师也亲自主抓,短时间并没有起效。但是,在“诸葛亮会”上,技术人员讨论出一个关键问题:“之所以装量不稳定,是药品颗粒流动性不好,解决了细粉颗粒的流动性问题,装量也就基本能够保证了。”
刘文卿想起,在老家时,一个老中医给他讲过的“盘中走珠”的切脉理论,胶囊装量不是和血液在血管里流动一个道理吗?血液流动越平和,脉象越稳定;那么,药粉颗粒越细,摩擦力越小,装量不就越有保障吗?
有了思路,他一点点着手干起来,细粉的摩擦力用手感觉不出来,要靠设备加工体现。于是,他开发出了一步制粒法,让药粉变成了均匀的微颗粒,彻底解决了装量不稳定的难题。如今的保定中药胶囊标准实施的内控标准,远高于国家标准,其中一个主要环节就是刘文卿开发的一步制粒法,保障了用药患者服用药量准确,用药安全。
“其实,中药生产从以前的手工操作到现在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科技水平提高很大,但就实际管理而言,我认为,目前还处在一个并不是很成熟的状态。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断苦练基本功,从上到下,每一个员工都要苦练基本功。我和领导建议多次,不要一提比武就是比速度,不要忽略质量、遵守规章、处理问题的能力。”
刘文卿爱说,也爱动脑,换了几个企业,领导都把他当成“宝贝疙瘩”,尤其是到了保定中药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中药名企,他更像善于游泳的鱼儿游进了大海。
3 土专家给“糖衣”上色减肥
中药企业里药片往往有糖衣,给药品上糖衣,技术很关键。
刘文卿拿出同一品种、不同厂家的产品。用眼睛就可以看出,每家企业的药品虽然颜色基本一致,但是厚度差别较大。“技术好的包五层,技术孬的,要包八层。糖和辅料上多了,增加成本不说,还影响患者吸收。”
一说起技术问题,刘文卿就滔滔不绝,“给素片上糖衣,国家标准是8—12小时,而我可以在5个小时里完成制作周期。这里面有掌握干湿度、平整度的技巧,上色时间、层次都有严格的规定,包‘胖’了,包的层数多,费料、费糖,成本高,用时长。”
刘文卿介绍,上糖衣一般企业很难控制,什么时间上色、什么时间上第二层,都有“心思”在里面。吹风后,干的就崩皮了,半干的起卷,这就不容易进行处理了。“我的操作法,职工一般容易掌握,片形美观不说,各种消耗也降低了,每批次素片,蔗糖和化石粉都能够节省很多,用药安全更是有了保障。”
创造力是一种人格素质,一种后天培养的能力,是想像力、联想力、观察力等一系列能力的综合。“我教育孩子也是一样,一个人可以知识不全面,但是,没有想像力、创造力就会一事无成。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和孩子一起跳小苹果舞蹈的原因,让他在快乐中学会发现,就掌握了进步的源泉了。”刘文卿笑着说。
4 “挑剔”患者带来的灵感启迪
创造需要灵感,但是机遇只青睐那些有准备的头脑,这话一点都不假。
刘文卿生在中药世家,从小到大,耳濡目染的就是中药。从青年到中年,就没有离开过药厂。保定中药制药有限公司的几名当家人说起刘文卿来,也是一致称道其爱动脑、肯吃苦。
多年来,刘文卿致力于技术创新,发明了“洁净区输送通道自封装置”、“固体药物制剂分装器”、“用于已包装药物铝塑板翻转装置”,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其中,“用于已包装药物铝塑板翻转装置”就是一个无心插柳的杰作。有一次,几个朋友吃饭,其中一个在药监局的朋友说,现在的患者就是较真儿,整板的药品缺了一片,也到药监局反映问题,真是太挑剔了。
刘文卿一听,马上动了心,患者反映的问题不是“挑剔”而是现实存在的问题。之所以整板的药品中会出现缺粒的问题,就是人工检测中存在盲点造成的。
现在的包装设备是机器翻板,铝箔面朝上,而药品朝下,检测人员看不到药物盛装的完整性。检测人员就只能够再通过人工目测去检测,工作量一大,难免出现纰漏。
“能不能给机器翻板一个外力,让它自动翻过来呢?”刘文卿把自己的建议和领导一汇报,领导支持之余也有疑惑,设备都是专业人士开发的,你老刘就能够随意在人家的基础上创新吗?
在别人怀疑的目光中,刘文卿开始了他的试验,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半个月过去了,刘文卿的眼睛都熬红了,妻子也为他担心,“老刘这个人,爱钻牛角尖,琢磨不出来,人都可以憋出毛病来。”
终于,在小儿子玩过山车时,刘文卿突然获得启示,平板不行,为啥不能用个圆弧铁板,转起来动力不就解决了吗?
当自动翻板使用在生产线上时,不仅做到了药品完整性一目了然,而且每个班次可以节约2个人工……
5 旋转门“挤”出的自净装置
制剂车间洁净区物料输送依靠通道进行,但是,在运送过程中空气倒流会造成物料的污染,怎么保证空气不倒流,从而保证洁净区洁净度呢?
刘文卿考虑了多种方案,包括改变通道结构,但是除了会增加成本外,效果并不理想。
这时,单位派他去参加一个制药方面的论证会,他到了宾馆,光想着物料通道,在宾馆的旋转门前,被生生挤了一下。服务生赶紧跑上来扶他,连声说“对不起。”
他感觉胳膊被旋转门挤得很疼,使劲轮一轮,突然,他脑子里有个念头开始飞快地旋转:“旋转门既然在没有任何动力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中一部分原理就是不进空气,如果将旋转门躺倒了,用在生产上,不就可以避免输送带密封不严造成的不洁净风的倒流了吗?”再加上隔离用的材质,设备转动挡住进风不就挡住回流了吗?
进行试验后,效果很好,物料依靠自身重量进行滚动,不用电,不用人工,靠物料自重进行翻转。这项技术革新可以广泛用于固态工艺,同样适用于蜜丸和水丸加工。
申报专利后,专家的论证评价很高,有效解决了洁净区空气倒流可能,保障了困扰生产环境的主要问题。
在药品研发的小批量试制阶段,需要小容量的固体物料分装器。刘文卿专门为此设计了一个脚踏上料设备,上料根据档位,控制脚踩装量。工人们上料手脚并用,让整个操作充满了乐趣,使枯燥的研发试验变得生动、有趣。
6 传帮带让传统成为教材
2015年,刘文卿被授予河北省“能工巧匠”称号。他没有满足已有的荣誉,而是悉心将自己的经验和手艺,传给车间里的每个职工,让大家都掌握制药加工技巧,更好地保证每片出厂药品的质量。
赵雅丽是车间带班的大班长,她说:“文卿主任对技术从来不掖着藏着,而是敞开了教给大家。这些年来,他带了不少徒弟,很多已经是附近各个药厂的技术骨干、一线带头人;制药企业不同于一般简单操作企业,一个成熟的工人需要一年甚至几年才能培养出来,刘主任就是这样手把手地教,很多工人刚来,没有基础,要从头学,从没有看到刘主任难为哪个职工;职工学成了,翅膀硬了,就飞到其他企业了,他就又开始从新员工教起,不厌其烦。”
作为一名基层管理人员,刘文卿凭着对事业的热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他每天早早来到工作岗位,组织车间人员做好岗前工作。为能保障高效安全圆满地完成车间的生产任务,他带领团队加班加点,不辞辛苦。不知多少个节假日他们依然留守工作岗位,主动放弃休息投入到生产任务中。在刘文卿的影响和带动下,他所在团队总能出色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并在各项评比中连获佳绩。
如今,刘文卿兼任省内专业院校的客座教授,经常到大学里为学生讲课。河北科技大学的教授们这样评价他:“刘主任讲课,重动手能力,重实践操作,讲课不玩虚的,都是干货,同学们听着过瘾,学习热情很高。”
刘文卿说,自己常把生产上的具体环节讲给同事和学生们听,“啥机密不机密的,只要大家愿意学,我就毫无保留地教,老祖宗留下中药这门学问,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喜欢,让中药文化真正传承下去。”
刘文卿最大的愿望就是保持一颗童心,拿出更多的时间去研发困扰生产的新课题,同时,更多地和外界交流,提升整个中药生产一线“土专家”的创造力。“我们对工艺与制造还没有提到像德国、日本一样重要,它的标志是我们的能工巧匠太少。我们要培养一支精良的工人专家队伍,如果有条件,我愿意培养出更多的好徒弟、好学生,充实到土专家的队伍之中。”
■文/本报记者杨毅松 图/王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