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工巧匠关立民:开关之间 智慧绵延-亚博电竞手机版
——给配电箱安装“自动电风扇”的能工巧匠关立民
发布时间: 2016-11-07 11:19:36 来源: 河北工人报 字号:
河北大工匠
人物名片
关立民,男,41岁。荣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安装分公司开关项目负责人。13年来,一直从事配电开关工作,研发的“一种新型散热型配电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填补行业空白。先后荣获廊坊市十大优秀工人、河北省能工巧匠等荣誉称号。
人物速写
步入不惑之年的他,一身风衣西裤,相貌儒雅,言语谦虚。
参加工作以来,他十数年如一日提前到公司。
他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出差时间观,基本不在出差地停留,计算出最短的出差往返时间才订票,甚至喜欢坐夜车,当天去当天回。
他总念叨,是公司成就了他,得把这份工作当作自己家的事情来干。
他做到了,为配电箱安装散热设备的创新获得国家专利,为公司节省各项费用70余万元;带徒20多位,都成长为公司生产车间各工序主力。13年来,安装过的配电箱中电线接起来有10公里长。
他叫关立民,荣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安装分公司开关项目负责人。
■组装配电箱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试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1880年,爱迪生用毛竹丝代替碳做了灯丝,制造出能连续亮上1200个小时的电灯。此后,爱迪生发明了高功率的发电机,绝缘电线,分流电路等,电灯逐渐替代煤油灯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
如今,电力已经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电灯、电话、电脑、电梯、甚至我们日常生活饮水、供暖,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而我们享受电力带来的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时,有多少人会注意到家中一尺见方的配电箱中隐藏的奥秘呢?
荣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安装分公司开关项目负责人关立民介绍说,低压供电配电箱开关,简而言之,居民楼、工厂等所有需要用电的地方都得用这个。这就像是居民小区的电力心脏,它不工作,家里边的电梯、水电暖等都会停工。
■指导徒弟工作
1 13年来每天7点15分到公司的第一人
10月20日,跟随荣盛集团驱车来到荣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安装分公司。步入厂区,一排排型号各异的配电箱正在装车。开关项目负责人关立民有点忙,电话此起彼伏:工程招标、配电箱组装调试、装车发货……
一米八的个子,身材匀称。风衣西裤,皮鞋锃亮。浓眉隆鼻,配上一副细边眼镜,儒雅得像位学者。“我们做的是低压供电配电箱开关,简而言之,居民楼、工厂等所有需要用电的地方,都得用这个。”
今年41岁的关立民,从事这个行当已有13年。然而,据关立民介绍,他属于“半路出家”。最初是廊坊纺织厂保全班长,2003年进入荣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安装分公司。装配工、质检员、车间主任、开关项目负责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
在关立民看来,自己13年的工作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勤奋”。
这两个字说得轻松,坚持下来,难能可贵。
甫一进厂,关立民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每天七点一刻进厂。这一坚持就是13年,风雨无阻。2005年冬天,早上6点关立民起床,望向窗外,浓雾弥漫,朦朦胧胧看不清方向。为了早点到公司,关立民决定赶紧出门。
“那天雾太大了,天儿又冷。骑着摩托车,甭说红绿灯,路都看不见。”关立民回忆说,“当时头盔玻璃罩一放下来就看不清路。只能低着头看着斑马线,一点一点地往前蹭。结果雾太大,找不到厂门,走过了,等发现不对已经走远了。只好又摸着路返回来。”
这一天,关立民晚了点,七点半到的公司。
不仅如此,即使出差,关立民也有自己独特的时间观念——尽量坐夜车,时间能省一点是一点。
关立民去黄山出差,走之前“精心”研究了往返时间。头天晚上坐车到黄山,第二天上午与客户谈判,预计10点能把事情说清,12点火车返程。然而,没想到这次少算了从工地到火车站的时间,关立民跑进火车站时,列车马上就要开车了。
在问及关立民为何如此赶时间,不在黄山休息一会儿再回来时,关立民说:“既然干这一行,咱就得把这份工作当作自己家的事情来干。省下的时间可以干好多事儿呢。”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正在关立民挤出一切时间钻研技术时,2006年的一天他接到公司领导的一个电话:公司一个项目需要用3台配电柜,活儿不大,但很着急。接到电话时已经快下班了。
“这项目是一栋办公楼,一栋宿舍楼。当时钢筋工、开槽机、电锯、塔吊等所有人员都已经进厂,所有人、机器都在等我们这几台配电柜。”关立民说,“我们只有一个晚上时间,为了尽早将配电柜送至工地,我们开始在原有工序上对细节进行调整,优化工序。一晚上人、机器连轴转,配电柜挂件完成一个后,下一道工序工人立即上手测量尺寸,开始铜排加工,随即螺丝连接工跟进,这样避免中间等待时间,将所有能利用的时间全部用上。终于在天亮之前将配电柜组装调试完毕,保证了现场施工进度。”
就这样,凭借勤奋和对点滴细节的把握,关立民完成了最初的技术积累和统筹全局能力的提升,开始在开关项目上稳步前进。
■配电箱内复杂的线路
2 给配电箱装电扇“消暑”的第一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荣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业务版图日益扩大。关立民的足迹遍布唐山、徐州、南京、杭州、湛江、沈阳等地工程现场。行得远见得广,关立民发现一个问题——现用的配电箱运行时间长了,内部温度过高,敏感部件容易出现故障。
“电梯配电箱、排烟机配电箱等大多安在楼顶等部位。风吹雨淋,特别是夏季,高温炙烤,配电箱没有降温设备,箱内部件腐蚀严重。”关立民说,“随着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公司外地项目与日俱增,配电箱用量直线上升。一旦出现问题,仅往返成本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以湛江为例,往返一趟,仅路费就要3000元左右,住宿、吃饭的钱还不算。”
不仅如此,在关立民看来,公司形象问题更为重要,“人家一说出问题的配电箱是哪儿生产的?荣盛啊。这个损失可就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了。”关立民说,“当时这个行业没有任何技术来解决这个难题,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关立民萌生这个念头的时间是2011年夏季。“想法是有了,可是怎么才能让配电箱内温度降下来,没有一点头绪。”
一天,关立民一边琢磨这个令人挠头的难题,一边踱进配电箱组装车间。酷暑难耐,几台大功率电扇嗡嗡作响。阵阵清风吹散了一些暑气,也吹开了关立民紧锁的眉头。“能不能给配电箱也装个电扇,帮助降温。”
有了思路,事情也就有了眉目。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照着葫芦画瓢。在配电箱侧面加了一个电扇用来降温。”关立民回忆说,“但是不久,问题就出来了,风扇电线直接接在配电箱内,配电箱一启动,电扇自发启动,停不了。天气转凉后,电扇开着也是浪费。”
在此期间,关立民通过近几年用户电话反映统计发现,夏季故障多发,冬季很少。配电箱内温度达到48摄氏度以上容易发生故障。为此,关立民灵机一动,将风扇用温控连接。“我们将温度设置在可控温度之间,一旦配电箱内温度超过48摄氏度,温控设备自动启动风扇,温度降低后,自动关闭。”
关立民研发的这种“自动电风扇”在配电箱应用以后效果不错。2012年5月,这个创新产品“一种新型散热型配电箱”获得国家专利,为公司节约人力、物力、交通等各项费用70余万元。
■研究图纸部署工作
3 对细节要求近乎苛刻的第一人
在采访中,关立民谈得最多的就是对细节的把握。这或许与他第一位师傅于文志的言传身教有关。
关立民回忆说,2005年刚进公司不久,关立民和工友们将组装调试好的配电箱码在厂房门口。于文志,安装公司总经理。走进厂房后,开始检查配电箱。“当时,师傅一手就拽出配电箱里一根没接好的电线,要知道一个配电箱里面有四五十根接好的电线。”关立民说,“在随后的周会上,师傅专门提到这件事。我们生产的设备是要跟电打交道的,容不得半点马虎。”
时至今日,关立民依然对这个细节记忆犹新。而这也成为他带徒弟的一个特色。
有一次,关立民在车间检查配电箱组装。忽然一个不起眼的细节令他驻足。“有个工人在接线时,一根电线留短了几毫米。开关上的螺丝压不实,工人为了省事,找了一个螺母压住电线,拧上了。”关立民说,“这样一来,电路是通的,仅靠通电实验看不出毛病,而且肉眼也看不出瑕疵。但使用时间长了,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关立民立即让工人返工,重新剪取一段合格的电线换上。诸如此类的事情在关立民身上不胜枚举。
关立民徒弟祝传营,自2012年7月进入公司,开始跟着关立民学习楼房穿线、标准化布线等技术,如今已经成为公司一名项目主管。
祝传营打开车间一个1.8米高的配电柜,只见箱内上方小拇指粗的黄绿红蓝四色电缆呈马蹄形并排连接,下方,一排开关上,并排十数根筷子粗细的电线,如同阅兵方阵一般,整齐划一地连接。
“上边这4根粗电缆的连接很考验技术,一根电缆,要弯成马蹄形,两端用螺丝固定。做这个‘u形弯’全靠手工,而且任何地方都不能有死角。达到这一技术要求,师傅只用15厘米电缆就能做到,而一般人得用20厘米甚至30厘米长的电缆。不仅如此,配电箱内所有电线弯曲弧度、高度,几乎分毫不差。”祝传营说。
■配电箱内的降温“电扇”
从业13年来,如果将关立民安装过的配电箱中电线接起来,得有10公里长。关立民笑着说:“我们现在都在讲工匠精神,在我看来,将手上的活计做到极致、做成工艺品,就是我们这一行业‘工匠精神’的体现。看上去整齐划一、所有电线如同阅兵方阵一般整齐布局,看上去心里也舒服。”
在徒弟们看来,关立民除了对技术的追求令人敬佩,经常陪着徒弟一起加班,甚至把徒弟们“轰”回去睡觉,自己在现场守着的做法,更值得学习。
祝传营说:“有时客户订单要的比较着急,需要加班。而这时,师傅就一直陪着我们加班组装配电柜,直至所有人都完成工作后一块下班。而今年8月份,野三坡一处项目配电柜安装工期紧,我们20多人同时在现场施工。连续施工一天之后,师傅把我们分批赶回去休息,而他自己一直在现场盯了36个小时。”
对此,关立民笑着说:“这样一来可以省点时间,有什么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解决,尽早为后续工人开工节省时间。孩子们也挺累的,我能多担一点是一点。”
■文/本报记者郭成
图/本报记者郑荣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