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镗铣工田利军:做这行当里最出色的那一个-亚博电竞手机版
——记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加工五分厂轧辊数控镗铣工田利军
发布时间: 2017-04-01 14:53:36 来源: 河北工人报 字号:
■田利军操作机器时非常专注
名片人物
田利军,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钢邢机)加工五分厂轧辊数控镗铣工,现场数控镗铣技师。
他技术水平高超,曾获得2012年第五届河北省数控技能大赛第三名,2014年第六届河北省数控技能大赛数控镗铣职工组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授予“河北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获得河北省总工会颁发的“第五届河北省能工巧匠”称号,是企业名副其实的“蓝领精英”。
速写人物
戴副细边框眼镜,身材瘦削,皮肤白皙。看上去羞涩腼腆,讲起话来慢条斯理,穿上运动款黑色羽绒服,让人觉得青春洋溢,这是田利军给人的初始印象,他不像一名工人,倒像一位正在读书的大学生。
当他穿上工装,站在机床前,凝神聚力、一丝不苟操作机器,七八吨重的轧辊,随着机器轰鸣声,一点点被镗铣机床加工时,他全神贯注的神情、举重若轻的熟稔动作、迅疾麻利的操作手法,都晕染着扎实娴熟的技能底色。这时,田利军俨然一名“老工匠”模样,他用出类拔萃的专业水准,把庞大零件轻松掌控在股掌之间,镗铣出一个个无可挑剔的精准纹样……
就这样,他在书生与匠人之间无缝隙转换,并一笔笔描画出精彩的技能人生。
■田利军在加工轧辊
1 一介书生走出校门变身镗铣工
《三国演义》第65回描写“马超大战蒹萌关”,其文写道:马超纵骑持枪而出;狮盔兽带,银甲白袍;一来结束非凡,二者人才出众。马超与张飞大战,两马齐出,二枪并举,约战百余合,不分胜负。玄德观之,叹约:“真虎将也!”寥寥数句,将马超骁勇善战的大将之风刻画得栩栩如生。马超乃蜀国名将,虽年轻,却勇猛无比,屡立战功,成就一世英名。
在记者眼里,田利军和马超有相似的地方,虽然马超是一员战将,田利军是名技术工人,但两者均年纪轻轻就已在各自领域小有建树。说起田利军的镗铣技能,工友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数一数二。参加全国、省市各类技能大赛,斩获奖项无数,数控镗铣工里,他是省内数得着的拔尖技能人才。而至今年,他才刚刚27岁,一名90后。以他的岁数衡量其取得的成绩,用卓尔不群评价,一点也不为过。
田利军乃一介书生,在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求学时,他就敏而好学,喜欢琢磨难题、喜欢动脑动手鼓捣小发明,大三时就获得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竞赛河北选拔赛高职组第六名。毕业时,学校举办校园招聘会,中钢邢机负责人看到他递交的简历后很惊喜:理论课成绩优异,技能操作课也很出色,“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这个大学生,我们要定了。”一锤定音,田利军没费气力,靠积累的真才实学敲开了中钢邢机的大门,企业用慧眼挑出了可造之材,彼此都以“惺惺相惜两心知, 得一知音死不辞”的欣赏之情开始了“合作”。
■田利军在测量轧辊精度
2 勇于尝试 让零件加工省时三分之一
2011年,田利军大学一毕业即成为中钢邢机五分厂三车间的一名普通镗铣工,走上工作岗位,他依然怀有喜欢求知探索的本心。跟着师傅实习期间,企业来了一批离心轧辊,他们车间负责加工该亚博电竞手机版的产品中心的大孔,当时任务重、时间紧,工友们都感到压力巨大。而常规办法下,只能用立铣刀在镗铣床一点点铣,无其他捷径。
初始,田利军也和同事们一样,按部就班地镗铣零件,但几天之后,他就发现,如果没有加快生产零件的好办法,那么任务可能无法按时完成,耽误了工期会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想到此,田利军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他开始思考亚博ag旗舰厅的解决方案。最终,一台德国产的卧式镗床吸引了他,这台镗床小巧,精度高。用它加工该产品的大孔是否可行呢?抱着尝试一把的心态,他将想法告诉师傅,却遭到师傅一口回绝,“这肯定不行,这台镗床这么小,对付切削量较大的零部件,无异于小马拉大车,一定失败,放弃吧。”
田利军不甘心,他用软磨硬泡的方式反复游说师傅,他向师傅保证,用休班时间亲自做试验,如果失败,保证再无二话。看到徒弟如此执着,师傅无奈地应允了他:“咱俩一起尝试一次。”
于是,在他和师傅都休班的时间里,在空旷却忙碌的加工车间里,两人俯首于镗床前,开始了大胆创新的尝试。田利军利用所学理论知识,修改了镗床设备的程序,使用了切削性能更好的刀具,制定了新工艺,通过“轻车快跑”的方式,让此道工序加工方式发生了变化。在师傅的指导下,他小心翼翼地操作,凭借在学校时练就的扎实功底,加上入厂后师傅耳提面命、手把手地教授,他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信心,一气呵成完成了整套操作。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原本完成这道工序加工时间为40分钟,经过田利军的奇思妙想,操作时间比原有时间节省了三分之一。成功后,师徒两人相拥而笑,师傅拍着他的肩膀夸赞:“行啊,小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师傅强了。你现在出徒,我也放心了。”
单凭这个镗铣零件方法的变化,他就为企业顺利完成加工任务出了大力,也因为这次成功的冒险,他让领导和同事们刮目相看。工友们都说,“小田真是个厉害角色。”领导们夸赞:“这个年轻镗铣工不简单”。田利军听到各方赞誉,依然宠辱不惊,依然淡定如常,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在岗位上苦练技能,虚心向老师傅求教,在闲余之际琢磨遇到的工作难题如何解决。他总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我既然是一名镗铣工,就要。”靠着这股内心执念,秉持着一贯的好学品性,他在企业锻造青年技工的大熔炉里,一点点厚积薄发,一次次一鸣惊人。
■田利军制作的卡爪可以取出断掉的丝锥
3 善于思考 凭智慧解决技术难题
田利军崇拜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他也喜欢陶行知很多至理名言,把陶老说的“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工作上遇到技术难题时,他就在脑海中不断重复这句话激励自己。他还把这句话演变成工作中所应遵循的理念: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既要保证质量,也要追求效率。用这一标准要求自己,他让体内的智慧因子不断奔跑,回击着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个“对手”,把它们逐一打败。就这样,田利军在征服技能难题的征途中披荆斩棘、所向披靡。
一次,他们车间负责生产整体钢零件时,需要用丝锥加工出轧辊的丝孔,可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受力和材质等诸多原因,丝锥常常折断在零件内部,如何把断掉的丝锥取下来,可愁坏了大家。通常情况下,取丝锥都是人工用小手锤一点点砸,或者用卡爪慢慢往外拧,每次操作下来,最少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因为完全是人工操作,谁碰到这活儿都会累得汗流浃背,感觉苦不堪言。而且最关键的是,因为是人为手动取丝锥,每个人用力不同,卡住的丝锥受力也不均匀,稍不留神,还可能给丝孔造成“损伤”,使原本精准的零部件出现质量瑕疵。面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这个不断出现的麻烦问题,大家都一筹莫展。这时,田利军又待不住了,问题出现了,他就不会袖手旁观。他在工作之余查阅书籍找答案,无解;向同行们讨教,无果。这种情况下,放在别人,可能就会放弃,但田利军反而越挫越勇,此时的田利军,就像一头被激发出斗志的猎豹,面对断在大孔里的丝锥“猎物”,随时准备发动攻击。
那些天,他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如何取丝锥上,去食堂吃饭,他食不甘味,却头脑不停运转琢磨良策;晚上躺在床上,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却兴奋地一次次跃身而起,把想到的方法记录在笔记本上……经过半个月苦思冥想,一个深夜,骤然而至的智慧火花突然在脑中闪现:为什么不用自己掌握的镗铣技术把丝锥一点点铣出来呢?他自问。对,应该用镗铣技术试试。他又自答。瞬间,田利军内心有些激动。第二天,当他把这个方法和工友们一说,大家均面面相觑,一脸狐疑。面对工友们的疑问,田利军二话没说,走到机床前立即操作起来,只见他缓缓操作设备,谨慎又专注地镗铣起断掉的丝锥来,“嗡嗡嗡”,设备轰鸣,铣刀一点点推进,刀具与丝锥切削发出“呲呲呲”的声音,实心的丝锥逐渐被铣空铣薄,20分钟后,他戛然停止镗铣,走到轧辊前,拿起取丝锥的卡爪,轻轻一拧,咔,丝锥应声取出,而丝孔完好无损。成功了!工友们围着他惊呼。
车间主任王晋涛说,田利军就是这样一个聪明却低调的人,他只喜欢用行动证明自己。他善于总结有益的工作经验,总是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思考,用技能来解决问题。
田利军用镗铣技术成功取出丝锥后,企业将其方法全面推广,《改进取丝锥方法,省时省力提高丝孔质量》的经验报告,也被作为重点创新项目得到企业全面支持。
短短6年时间,田利军不断在技术创新上寻求突破,相继完成了改进大孔加工方式,改进键槽加工方式等多个技能改进项目,他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加精湛的技能水平完成了一名普通工人到出色匠人的华丽转身。
■田利军和工友钻研难题
4 追求卓越 用行动传承工匠精神
中钢邢机主要生产轧辊等产品,他们生产的轧辊多用于大型钢铁企业。所以,走在企业偌大的生产车间,随处可见重达七、八吨的硕大零件摆放于加工机器前。而这些零件,还属于小巧型的产品,几十吨重的超级零件经常在天车运送下从头顶上方缓缓飘过,被送达指定机床前开始加工。这些庞然大物常常让外人看得目瞪口呆,而田利军和工友们却早已司空见惯。他们就是要在这些轧辊上镗铣出精准的大孔、标准的螺纹,就好像一位绣娘,在一块大幅面的绫罗绸缎上刺绣出精致的花鸟鱼虫、人物、场景,那是名副其实的精细活。镗铣工也不例外,在整个零件加工程序中,他们是地道的零件“绣娘”,不可或缺,更需精益求精。
在机械加工领域有句话叫“铣工怕薄板儿,车工怕细杆儿,钳工怕钻眼儿”。越薄的零件镗铣起来越费劲,可对于田利军而言,这不是什么棘手难题。站在机床前,凭技艺、靠经验,他能把轧辊的尺寸精度加工到3道以内,这时候,切削下来的部分已经比头发丝还要细。
说起这些绝活,田利军总是觉得不值一提,让他谈谈诀窍,他一句概括:“就是专注加多练”。真就这么简单?与他朝夕相处的工友们道出了内中玄机。王晋涛说,田利军镗铣零件时,别人叫他他都听不见,走到他面前也常常看不到,耳朵、眼睛全集中在零件上,耳朵听镗铣声音,眼睛看镗铣进度,近乎一种魔怔状态,专注程度无人能比。而工友信学海则说,小田很聪明,他从不傻干活,比如镗铣零件时遇到阻碍,他就会停下来,不蛮干,想清楚弄明白,解决后才继续工作。所以,他的活都是又快又好的。每个月,他能加工50多根轧辊,而技术不好的工人,同等时间,才能加工三四十根,他的效率是别人的1.2倍之多。
如今,27岁的田利军已经担任镗铣加工技术兼职教师3年时间,每年义务培训20个课时以上,他把自身所学、所知、所积累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工友,经他培养出的4名徒弟都已成为镗铣岗位的技术骨干。说起这些成绩,田利军依然谦逊有加,他说自己崇尚工匠精神,愿从自身做起,把追求卓越、强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年轻的田利军在自我超越的旅途中不断奋进,他以充满激情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在钟爱的工作岗位中“上下而求索”。他益励青云志,勇攀技能高峰,依照既定规划,不忘初心,一步一个脚印完成属于自己的独特工匠人生。
■文/本报记者魏伟
图/本报记者毕春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