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华:为国产飞机铸造骨架脊梁-亚博电竞手机版
——记中航通飞华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综合机加分厂工装制造中心主任王小华
发布时间: 2018-01-06 14:52:05 来源: 河北工人报 字号:
王小华与技术人员一起对型架装配进行探讨
人物名片
王小华,男,40岁,高级技师,中航通飞华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综合机加分厂工装制造中心主任。他先后参研小鹰500飞机、运20运输机、c919大型客机、海鸥300飞机、ag600飞机等型架装配制造工作,创造了“工装型架的快速安装制造”“激光跟踪仪安装专用平台”两项科研成果,顺利实现型架装配由模拟化向数字化的转变。通过多年在智能制造领域不断探索创新,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近千万元,在航空制造领域创造了飞机工装型架快速安装、精准制造的奇迹……先后荣获河北省青年岗位能手、河北省能工巧匠、河北省军工大工匠等荣誉称号。
人物速写
一张娃娃脸,让王小华看上去有着与同龄人迥异的稚气,但他却创造了超越同行的业绩。他的“工装型架的高端快速安装制造”课题创新,为公司搬迁节约资金几百万元。他在国内首创“激光跟踪仪专用平台”装配方法,获得了国家专利。在工装型架前,王小华用青春和汗水诠释着航空人“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理念。
王小华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飞机型架装配原理
1、在“头发丝”上“跳舞”
没有脊梁骨,人就不可能挺胸站立;没有工装型架,就不可能装配出飞机。王小华和他的数十名同事,每天做的就是为不同型号的飞机铸造“骨架脊梁”。顺着搭建好的工装型架,其他工种的工人们再把一件件飞机组件安装上去,最终成为一架完整的飞机。
1997年,王小华以优异成绩分配到当时的石家庄飞机制造厂,主动选择当了年轻人一般不愿意干的钳工。
上班第一天,王小华有幸选上给省级劳模崔胜当学徒。一上来,崔胜就告诫王小华:认真,是一个航空工业人最基本的素质。
在飞机制造中,王小华负责安装工装型架上的各种接头,这是一道手工精密的加工环节,其精细度要求误差保持在0.05毫米以内,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
如今,在激光型架机前,王小华随手拿起一个花生豆大小的定位仪,瞬间就准确找到了接头位置,拿起仪器和扳手转动一番,便完成了一个接头的定准工作。动作轻盈而熟练,仿佛变魔术一般。
“这是要超过十年的功夫,才能练就的。”说这话时,王小华伸出10个手指。
手掌虽然细腻,但手背、小臂上的小伤不少。“这是之前训练时磨的。”他淡淡地说。
一个接头零件放在王小华手里,他简单摸几下,就能知道离合格还差多少、差在哪里。“我的技能比较好,这可能需要天赋吧。”说起钳工本行,王小华流露出自信的神情。
然而,在王小华的学徒张世良看来,天赋背后凝结着无尽的汗水。师傅不爱唱歌、打球,最大的爱好就是和零件、接头打交道,而且要求非常严格。
有一次,王小华和同事们组装一个型架,已经忙活了20多天。然而,在大功即将告成之际,王小华发现,型架上的一个小接头位置差了0.1毫米。
怎么办?同事们疑问。拆掉!王小华没有半点犹豫。
“汽车出了故障可以停在路边,而飞机是要上天的,差一点就会造成机毁人亡。”王小华坚决地表示。
为了赶上落下的工期,王小华和同事们开始了“白加黑”的工作,十几天吃住在车间,直到任务完成。
钳工是机械工人中的万能工。在很多人看来,钳工枯燥乏味,又苦又累。但在王小华眼里,钳工岗位是一个充满艺术灵感和生命活力的小世界。“通过组合、加工,会赋予冰冷的零件以温度与情感,每当一个型架搭建完成后,我都觉得给了它第二次生命。”王小华说。
在飞机制造型架装配行业返工是常态,尤其是面对航空工业西飞的型架工装任务。航空工业西飞在型架装配及型架交检方面代表着国内最高水准,他们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2014年7月,王小华和另外一名工作室成员,去西飞安装某型飞机型架,通过使用“工装型架的高端快速安装制造技术”安装的型架,一次交检合格。直到王小华和同事完成任务3个月后,还有未完成任务的同行给王小华打电话,寻求顺利交工的方法。“型架工装得到西飞检验的肯定,这也意味着‘王小华创新工作室’型架装配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该公司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王小华对飞机型架进行装配
2、创新为公司搬迁保驾护航
对于一家在市场中搏击的工业企业,效率能产生力量。2013年上半年公司进行搬迁改造升级过程中,王小华所在工段承担着公司所有型架的搬迁工作。大型型架搬迁装配工作,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特别是老型架,就算是在国内几大主机生产厂内,如此大规模型架搬迁也没有先例。搜遍国内文献资料都没有找到可以借鉴的经验。为了按时完成公司搬迁任务,在这一年,“王小华创新工作室”申报了公司管理提升“工装型架的高端快速安装制造”课题,为工装装配中遇到的每一道难题寻找一个最简单最巧妙的办法。运用一系列的装配革新,几个月的时间,工作室完成了y5、y8、y12等130套飞机型架的搬迁,而如果按照传统方法搬迁要用一年以上时间。
“创新就意味着节约增效”,王小华带领他的创新工作室团队不但在国内首创了老机型整体搬迁和数字化改造,同时实现了新机型的快速、精准制造,产品精度高,生产周期短,有效降低成本,减少了人工操作。通过多年在智能制造领域不断探索创新,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近千万元,在航空制造领域创造了飞机工装型架快速安装、精准制造的奇迹。
该公司工会一位负责人给记者算了笔账:以y5型机身型架为例,运用创新后的高端快速安装制造方法,较传统装配方法节约了1个月时间。激光跟踪仪现在市场使用价格每小时400元,用人成本每人每天100元,按每天工作10小时计算,两台跟踪仪,6个调试安装人员,一个月的费用约为260000元,仅一个机身型架就节约了260000元。而y5、y8、y12三个型号飞机130套型架搬迁的创新,可以为公司节约资金几百万元。更重要的是,y5飞机也实现了当年搬迁到新厂后当年顺利生产、顺利首飞、顺利交付,创造了一个航空界的奇迹。
一项项创新不断丰富“王小华创新工作室”的“工装型架的高端快速安装制造”方法。目前,这项课题已经积累出较大技术创新30多项。其中,国内首创“激光跟踪仪专用平台”装配方法,并取得国家专利。
王小华在创新工作室内通过查阅资料探讨飞机型架装配
3、静下心来才能坚守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外行人看来,钳工干的活多半是体力活,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但是如果认真深究进去,成了内行,你会发现,钳工实际上是一门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究琢磨的工种,同时也是需要自己不断去实践再实践的工种。要想成为一个高素质的钳工技师,不仅要求具有细腻的心思和很强的识图能力,而且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常用的机械设备和常见零件的技术参数,使自己成为专才中的通才,同时还需要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优秀钳工。或许王小华正是看到了钳工中那些常人无法看到的挑战与机遇,当然,其中肯定也有很多的现实因素,从而选择了钳工这一技术活。
2014年由国务院立项三大飞机之一的水陆两栖救援/灭火大型飞机ag600的研制工作开始,航空工业通飞华北公司承担了发动机舱段研制工作。在ag600飞机发动机舱段工装型架制造工作开始启动后,王小华工段承担了全部型架的装配调试任务。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工装制作没有图纸,只有一个全三维数模。点击电脑上全三维数模的任意一点,都有坐标值做出严格规定,全新的机型模型、误差低于0.05毫米的高精度要求,王小华和他的同事们面临重重考验。
“这几乎等于要把电脑智能画出的模型搬到现实中。”王小华说。
由于工装型架交付工期紧,王小华带领型架班主动取消了全部节假日,就这样日日夜夜地坚持了3个多月。在这次型架的装配调试中又一次遇到了难“啃”的“硬骨头”——三个对合型架是个头最大,结构复杂程度最高、装配难度最大的型架。发动机与机翼对接接头比较重要,安装精度要求高,它要求用激光跟踪仪安装的每个装配点,都要保证在±0.05毫米之内。如果超差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对合精度。王小华根据自己多年的装配经验认为,保证装配精度问题并不大,难的是,由于飞机产品件的特殊性,需要设计人员设计出一种特殊结构、要在型架上探出一根方钢制造的横梁,横梁上再装配四组接头。如何确保卡板上每一个孔的位置精度?如何完美实现框架横梁的倾斜度?如何在卡板未到位的情况下高精度地完成定位支座?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没有让他退缩,反而更激起了他的斗志和创新意识。一次不行再来一次、一种方法不行就换一种方法……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激光跟踪仪辅助转接套的运用、双耳支座装配用转接轴……一项项技术创新诞生了。创新为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这项“国家级”任务提供了保障。从2014年6月份接到任务到9月份全部完成,20多套工装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
王小华讲解y5b飞机型架结构
王小华带了许多徒弟,大部分都成为了生产线上的骨干,有的已经可以独当一面,甚至能替师傅出马,解决技术难题。王小华说他带徒弟,首先要求他们静下心来,这也是他多年工作得来的经验。“钳工的工作并不难,熟练操作之后如果想更进一步,一定要能静心,踏踏实实去干,才能提高。”王小华说。
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王小华这里却一次次得到完美解决。2017年,王小华和他的创新工作室承担着公司级任务x型飞机发房的研制工作。通过几年经验的积累、借鉴与吸收,他认真总结了型架装配的得失,这次提出了要挑战国内型架制造另一个高点——硬连接装配,这种装配方法的优点是:使型架的强度和精度得到提高,简化装配步骤,方便今后的维修,通过硬连接装配方法使用,这将会使华北公司型架装配水平又得到一次大的提升。
企业转型升级飞速发展,为像王小华这样的年轻人创造了机遇。王小华告诉记者,他的师傅省部级劳模崔胜工作30多年只有机会参与了两个机型的研制,而他工作十几年已经参与了四、五个机型及多个外包项目。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王小华表示将继续沿着创新的道路前行,打造优质的“脊梁骨”,当好“脊梁人”。用2—3年超越国内同行技术水平,4—5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是王小华和他的创新工作室未来几年的目标。
■文/本报记者张莉慧 图/本报记者杨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