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月:方寸之间雕刻大千世界-亚博电竞手机版
——记省一级工艺美术家、伟派核雕创始人王千月
发布时间: 2018-11-24 14:36:44 来源: 河北工人报 字号:
■王千月展示获奖作品
人物名片
王千月,1989年8月出生于永清县西甄庄村。自幼沿习核雕技艺,2005年成立伟派核雕工作室。在继承永清传统核雕技艺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将新派核雕与传统核雕完美结合。尤其是其潜心研究的“核雕人物五层点睛技法”,首次将染色技法应用于核雕人物眼睛的刻画上,使作品更加传神,有画龙点睛之妙,此项技艺获得了国家外观设计专利。王千月先后荣获河北省工艺美术家、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行业青年美术师、廊坊工艺美术协会专委会执行主任等荣誉称号。
人物速写
明朝魏学洢《核舟记》一文中,对核雕技艺称赞道“技亦灵怪矣哉。”
如此神奇的技艺,在省一级工艺美术家、伟派核雕创始人王千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见面前,总觉得一派创始人,至少也得有点儿鱼尾纹。
见面后,他年轻得令人惊讶。然而未满30的他已有15年的核雕生涯。
他说自己不善言谈,可一开口沉稳坚定、目光深邃。
这个为核雕“点睛”的“80后”,心中有个理想——传承、发扬这门古老的技法。
为此,他与哥哥投资1200万元打造了中国北方专业核雕市场——冀廊艺宝文玩市场,占地面积50余亩,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将核雕生产、销售推广、文化传播、艺术培训、工业旅游集于一体,为60余位优秀核雕艺术家搭建了集中展示的平台。
■王千月展示雕刻前、雕刻后的橄榄核
1、13岁开始学艺 拿起刻刀谋生活
核雕,以桃核、橄榄核等为原料,用一柄刻刀,在毫厘之间雕镂万千世界。这种令人称奇的技艺在国外被赞为“东方神技”。
永清县核雕有多年历史,目前以别古庄镇为中心,辐射周边数十公里,形成各类核雕企业2000余家,从业人员达数万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核雕、微雕生产基地。
1989年,王千月出生在永清西甄庄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排行老三。姐姐王磊在核雕厂子上班,小时候,帮姐姐打下手成为王千月最重要的零花钱来源。“橄榄核尖磨平、打砂纸……都是一些零碎活儿。”王千月回忆,“每月姐姐发了工资后,都会给我两块钱。那个时候买包方便面解馋就挺满足了。”
13岁时王千月选择专职搞核雕。“那会属于童工,没有别的厂子愿意要。平时就拿姐姐的废料瞎刻,对核雕流程、刀具用法略知一二,只能干这个。”王千月说,“家里条件不算太好,哥哥初中没念完也干核雕了。我也总得找个营生,养活自己啊。”
核雕是个磨人的手艺,至今王千月左手食指还有一道刀疤,也算是他学徒生涯的纪念。“在3毫米厚的橄榄核上刻刀纹,每一面橄榄核上至少要刻60刀,每道刀纹必须笔直、间隙相同。刻完后,将刀痕磨掉,再刻一遍,重复三遍且不能刻漏橄榄核。”王千月回忆说,“当时也没有成套的刻刀,自己去北京买刀条,回来自己加工成圆刀、尖刀、刻刀。刀刃的弧度全凭自己感觉打磨。不像现在,有专门生产整套刀具的企业,甚至还出现了电动工具替代部分手工环节。”
王千月酷爱殷派核雕,王磊便让他日夜观摩一串殷派经典代表作——“五刀定位法”雕刻的《写意罗汉头》。“拿起一颗橄榄核,刻五刀确定头像的五官比例。当时刻头像的比较少,产品吃香,但如何将人物性格、神情雕刻出来,很难。”
为此,王千月将从北京潘家园买来的200页素描书都翻烂了。每天花10个小时耗在雕刻头像上。“一串20颗罗汉头,得连刻18天。一颗罗汉头像能挣5块钱加工费。”王千月说,“有一次,眼瞅着一串罗汉头刻完了,结果窗户忘关了。一夜风吹,头像开裂。心疼坏了,一颗少挣3块钱。”
■王千月与工友研究橄榄核的制作过程
2、16岁白手起家 成立伟派核雕工作室
看到开裂的罗汉头还能挣两块钱加工费,王千月动心了。“那会儿罗汉头供不应求,即使有瑕疵,也有人收。”2005年7月,王千月数了数全部家当——200块钱,决定单干。
10块钱买了个台灯,当年学校的课桌搬出来当操作台。或许习惯使然,即使现在王千月订制的操作台依然和当年这张课桌高度一致。
然而,最关键的橄榄核去哪儿买?王千月一头雾水,“那会儿橄榄核哪儿产的、去哪儿买都不知道。只能挨家去县里核雕厂子转悠,希望从人家那买点橄榄核。”
记不清吃了几顿闭门羹后,一个月后,王千月终于淘换来16斤橄榄核。“现在回想一下,当年这种细长的橄榄核,并不适合雕刻头像。橄榄核上百个品种,每种的厚度、密度、尺寸各不相同。但当年哪懂这些,能买到就知足了。”
为此,王千月给这些罗汉都加上了脖子、大脑门。连续两个月,每天早上5点开始到晚上10点,王千月伏在小课桌前,一刀一刀雕刻自己创业的希望。时至今日,王千月落下严重的颈椎病,“低头时间长了头昏眼胀的。”
最终在这批3.5厘米长、1.3厘米宽的橄榄核上雕刻出来的罗汉头像,喜怒哀乐神态各异,甚至胡须、眉毛分毫可辨。一串18颗,一共做了6串。
东西做出来了,究竟能卖多少钱?王千月既忐忑又期待。“初次进京,两眼一抹黑。掏了20块钱车费,半夜动身。2005年十一前后,我们8个人挤在一个面包车上,就去潘家园摆摊儿去了。”王千月回忆说。
凌晨四点的潘家园,黑漆漆而又摩肩擦踵。到了地儿了,王千月也傻眼了。“别人都带着摊位布、手电筒。我这什么都没带啊。”王千月说,“最后找人借了张报纸,铺在地上。摆上手串。也不好意思吆喝,蹲在摊儿前,等买主。”
“多少钱一串?”终于有人凑了过来。
“1200。”王千月咬着牙报价。
“800,我全要。”
“行!”
就这样,王千月咧着嘴揣着4800元现金回到了面包车上。听到王千月的成交价,同行人直呼卖便宜了。“我也不知道值多少钱。但给别人加工一颗才挣5块钱,只要比这个多,我就满意了。”王千月心态很好。
初战告捷,令王千月信心满满。凭借这第一桶金,王千月回来后就开始招人。“老宅子拾掇了一下,拉了根电线;用破门板定了张案子。一共招了20人。因为20来平方米的屋子已经人挤人,坐不开了。”王千月准备大干一场。
■王千月每天都要查看大量书籍为自己“充电”
3、20岁“点睛之笔” 让核雕人物活起来
“招兵买马”后,王千月意识到,必须尽快解决原料的掣肘。2005年,王千月花80块钱买了张廊坊到苏州的站票。倒腾了4天,终于到了目的地。“当时手机也没有导航,我也就知道这个地方在苏州。一路打听一路走,就这样去了。”王千月说。
“经过一番考察、学习,我知道了做头像得挑圆的、做整身佛像用长核、厚度在3—5毫米之间的可以做立体雕刻……”王千月说,“原料进来后需要在库房静置3年,不能受风。否则当年新料雕出的作品,时间一长容易开裂。”
随着接触多了,王千月萌生了在传统核雕技艺上进行创新的想法。“如今做头像雕刻的越来越多,仅罗汉头像造型市场上至少有上百种。我就想着做些新的东西。”《三国人物核雕头像》系列,就是王千月核雕创新路上的一次成功尝试。
如今在王千月的工作室内,黄忠、诸葛亮、张飞、刘备、关羽等一系列三国人物核雕头像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有个淘宝客户出价20万元收购,这是我们的镇店之宝,不能卖。”王千月介绍。
“人们常说,眼神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精气神。我们这次就从人物眼神上进行创新。”王千月说,“为了尽可能还原三国人物形象,我们专门通读了几遍《三国演义》,并根据每个人的个性,专门挑选原料。比如:关羽有胡子,就找细长型的、张飞豹头环眼,得找扁圆的。20多个人物,每个人的桃核都不一样。”
在雕刻出人物样貌后,王千月采用了一种烤漆的工艺为人物点睛。“橄榄核怕高温,我们在调漆烘烤时,黄忠头像做好后,在点睛这一环节开裂了。至今我们也没找到适合黄盖造型的橄榄核,很可惜。”
为此,王千月用橄榄核雕刻了几百颗眼球,反复试验烤漆的温度、层数。“每个人的眼球烤漆程序都不一样。设色五层,层层分明,眼神幽远,生机盎然,尤其瞳孔,五层颜色堆积描画,视之如生。所用颜色皆为秘法所创,长久把玩不掉色。”
王千月创新推出的“核雕人物五层点睛技法”,首次将染色技法应用于核雕人物眼睛的刻画上,使作品更加传神,有画龙点睛之妙,成功获得了国家外观设计专利。作品先后获得2015年琢艺杯文玩艺术品大赛银奖、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优秀创意产品奖、中国·永清“嘉捷杯”首届核雕艺术大赛银奖、东盟博览会工艺美术精品奖等荣誉。
■手工核雕每一步都非常关键
4、25岁带徒建市场让核雕手艺火起来
熟悉王千月的人都知道,他带徒弟有个特点——从来不卖徒弟的作品,即使徒弟的作品达到1000块钱一颗橄榄核头像的地步,而是让徒弟自己处理。这一点,王千月的徒弟王子宁印象颇深。
在大学读雕塑专业的王子宁,来王千月这里实习。“他一上手,我就知道他有天赋,核雕这碗饭他能端稳喽。”王千月说,“在我看来,雕塑是做加法,核雕是减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根据王子宁的底子,王千月让他专攻头像这一系列。然而,虽然打心眼儿里喜欢这个徒弟,但王千月只是尽心指导王子宁核雕手艺,却从来没有将徒弟的作品摆在柜台上出售过。每次徒弟雕刻完作品,王千月点评一番,核雕作品就让王子宁带走,“愿意送人就送人,想自己留着就带回家去。只是不能放柜台展卖。”王千月甚至从不要求徒弟按时点卯报到,“每天有时间就来,但是周六、日必须来学。”
直至学了几个月后,王子宁萌生退意。王千月这才偷偷告诉王子宁父母,“其实他的作品一颗头像卖1000元钱没有问题,只是我觉得他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不想他过早地将自己的手艺与金钱挂钩,希望他能心无旁骛地学下去。”
王千月说,核雕这门手艺很磨人。没有几年潜心沿习,根本无法入门。“王子宁也是到了一个浮躁期,觉得怎么雕都不满意。我就劝他,即便不想干这行了,最起码把这门手艺学会再走。权当今后消遣的业余爱好了。”
然而仅仅要求当业余爱好学习的徒弟,去年凭借一套《红色记忆》人物头像核雕产品,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银奖、省工艺美术协会金奖。
如今,跟随王千月学艺的学员累计超过400人。王千月带头倡导手工原则,签约60余位拥有杰出技艺的核雕技师,“我们鼓励技师不断提升技艺,创新题材形式,形成各自风格。对他们作品的数量和时间不做具体限制,只要求精品,每位技师每月必须完成一至数件收藏级独品。
不仅如此,2014年,王千星、王千月兄弟二人投资1200余万元,在别古庄兴建占地面积50余亩,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冀廊艺宝文玩市场”,这是北方第一家经营核雕、微雕艺术品的专业性市场。为提升永清核雕品牌的知名度,伟派核雕将核雕生产、销售推广、文化传播、艺术培训、工业旅游集于一体化运行。同时,打造“艺宝文玩”网络售销平台,覆盖微商、淘宝、京东等各种销售途径,代销兄弟企业核雕作品,2015年网上销售营业额达到600余万元。
以前永清村民都是自己生产自己卖,相对零散,名气不大。王千月想把本地的核雕产业集中起来,把名声叫响,“希望让人们一谈起核雕,就能想到永清,就像一谈起小商品批发,就会想到浙江义乌一样,让别古庄镇的核雕真正‘走出去’,王千月说,“目前我们正在兴建一座500平方米的永清核雕展览馆,全方位展示核雕历史文化、工艺特色变化历程。让这门古老的手艺新时代焕新颜。”
■文/本报记者郭成 通讯员姜艳萍
图/本报记者郑荣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