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红:采油一线的“双面大咖”-亚博电竞手机版
发布时间: 2018-12-22 10:27:17 来源: 河北工人报 字号:
技艺非凡 匠心筑梦 2018河北大工匠年度人物大特写
采油一线的“双面大咖”
——记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饶阳采油工区集输工刘美红
人物名片
刘美红,男,50岁,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饶阳采油工区集输工、集输高级技师,华北油田公司技术能手、技能专家、高级内训师。
入选感言
何为“工匠精神”?在我看来,它是一种职业精神,更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有人说“工匠”苦,我却体味到其中无限的乐趣。当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为企业创效、为发展出力,那种自豪感和满足感是难以言说的。被评为“河北大工匠”,于我而言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在这份荣誉的背后,我感受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份责任将鞭策我继续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去对待工作,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大工匠速写
刘美红,男,50岁,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饶阳采油工区集输工、集输高级技师,华北油田公司技术能手、技能专家、高级内训师。
他扎根一线,从学徒工成长为技术大咖。他先后完成各类创新成果41项(其中有37项技术成果获得专利),不仅累计节约成本和创造经济效益9000多万元,而且创造了施工安全、优质、环保等难以评估的社会价值。
他先后被评为第四届河北省“能工巧匠”,河北省设备管理维修技术能手,河北省招标评审专家。2018年被评为“河北省金牌工人”,并被授予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都说采油工区的活儿又脏又累,可是作为一个成天跟石油原油打交道的人,刘美红的工作服却干净得没有一点油污。
他很“抠门”,为了能多省下一些买原料的钱,经常绞尽脑汁搞创新;可是他又很“败家”,因为自己爱好电脑,20年里先后换过七八台电脑,造价不菲。
他性子很和善,不管谁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只要找到他,他就会给对方耐心地讲解;可他又爱“骂人”,徒弟的一次不按规矩操作会惹得他大发雷霆。
他干活很细致,容不得一丁点马虎;可生活却很“迷糊”,经常忘带钥匙,把自己锁在门外。
自华北油田开展“大工种”以来,工区上下很多人都成了他的徒弟;他却总说要学的东西还很多,自己还是个学生。
■刘美红为工友们讲解带压补漏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1
独门绝技 填补行业空白
白净的脸庞、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框眼镜,刘美红安静地坐在会议室的沙发上,儒雅得像一名学者。
如果不是身上穿的那身红色工装,很难让人把他和一个常年在野外维修输油管道、油井的工匠联系起来。
“其实说刘师傅是名学者也并不为过。”在饶阳采油区楚二站党支部书记郭建福看来,爱看书、爱琢磨事的刘美红压根就是一名学者型的工人。
饶阳工区数字油田刚建设完成时,由于均为掺水环状流程,就取消了原来的计量间,这对单井产量进行标定成了难题。凭借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刘美红创造出“单井量油”的方法,在保证不停井不停输的前提下,准确测量单口油井的产油量。
2004年底,由于工作需要,刘美红从输油工区调到饶阳采油工区。当时,饶阳采油工区有油井127口,集输管线8条。
有一段时间,不法分子在集输管线上装阀门钻孔盗油猖獗,再加上集输管线老化造成的腐蚀,严重影响了工区的正常生产和管理。
停井、停输、泄压、焊补,这是当时普遍采用的方法。“平均焊补一处漏点需要三四个小时,有时候工人们一天要堵好几处,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刘美红说。
想要缩短工作时间,就得彻底改变原有的工作方法。“不停井、不泄压,直接焊补是否可行呢?”刘美红把想法告诉工友们,大家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如果不停井、不泄压,就意味着原油会源源不断地从漏点泄漏出来,不但污染环境,还会增加燃爆的隐患。没有一个人觉得这个办法靠谱。那段时间,刘美红连吃饭睡觉都在琢磨这件事。
只要不再漏油,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了,那么找个楔子把漏洞堵上不就行了?刘美红首先想到了木材,但是木头遇高温容易碳化,反倒增加了燃爆的危险。后来,他又反复尝试用铝、铁等材质,最后选定了既耐高温又具有很强可塑性的黄铜。为了固定楔子,刘美红还仿照建筑工地上龙门吊的样式,自制了龙门架……
如今,工人焊补时间最多半小时,不但避免了停井泄压影响产量,也减少了原油丢失。仅2005年该项技术就获直接经济效益780.5万元。2006年,该技术在石油行业qc成果发布会上获得一等奖。
从2005年至今,刘美红共研制各类创新成果41项,其中有37项技术成果获得国家专利,累计节约成本和创造经济效益9000多万元,而且创造了施工安全、优质、环保等难以估量的社会价值。
■刘美红通过听声音判断设备故障
2
抢险救难 总能手到“病”除
“不管什么时候、出现了什么样的险情,只要给我师傅打个电话,一准儿能解决。”工区维修班长陈伟的一番话,道出了刘美红在大家心里不可替代的地位。
“刘师傅,楚107到楚29站集输管线出现压力下降、流量输差较大的现象。请尽快安排抢修。”
“收到,我马上安排人前往。”
今年10月的一个周末下午四点多,刘美红难得赋闲在家,却接到中控室打来的求助电话。考虑到问题应该不太严重,他就把工作安排给陈伟。
可是半个小时之后,他却接到陈伟打来的求救电话:“漏点直径是原来的两倍,且边缘不规则,我们不敢贸然下手。”
“不要急,你们控制住原油泄漏,避免污染环境,我先回厂区找一个大号的楔子,马上就到。”31年一线的磨砺与经验积累,使得刘美红举手投足间沁发出一股从容不迫、自信果决的气场。
他一边在电话里下达指令,一边从位于河间的家里奔赴饶阳。原本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刘美红只开了40多分钟。
架好龙门架、打上铜楔子,接下来怎么办?由于漏点面积大,如果直接焊补恐怕会因为局部温度过高导致焊接部分穿孔形成新的原油泄漏。
刘美红略一沉吟,大胆提出“点焊”!陈伟立刻会意,指挥着工友们干了起来。等到全部完工,刘美红回到河间已经快夜里十点了。
而最让陈伟佩服的,是每一次抢险救难,竟成了刘美红创新的灵感来源。
一次,刘美红带着工人去更换一条抽油机皮带。以往,工人在更换皮带或调整皮带松紧时,会直接将皮带挂在大小皮带轮上启抽,可是这种做法不但会损伤皮带、缩短皮带使用寿命,而且会对电机轴、轴承造成一定损害,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可是,抽油机的电机都被防盗螺栓焊死了,不这样做根本没法更换。”为了延长皮带的使用寿命,同时确保抽油机安全运行,刘美红经过无数次试验,最终成功研制出一种快速更换、调整皮带的装置。工区六口皮带磨损较严重的油井在安装上这种装置后,皮带使用寿命从原来的一年换两三次延长到一两年换一次,仅仅这6台抽油机的应用,就给工区带来直接经济效益1.9万元。
荀子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一直被刘美红奉为至理名言。
正是“坚持”,被刘美红看成是自己成就的来源。工作以来,刘美红一直坚持学习,从不懈怠,看书是他唯一的爱好,他涉猎面极广泛,就连女儿读大学时自动化方面的课本,他都看得不亦乐乎,并从中琢磨出关于“抽油机动态监护”的技术创新。
■刘美红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书籍
3
老树新枝 技术后继有人
在同事眼里,刘美红是一个很矛盾的存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判若两人。”
生活中的刘美红是一个“马大哈”。他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忘带钥匙而被锁在门外。就在前不久前往省会录制“技艺非凡·匠心筑梦”节目时,他就在演播室里弄丢了钥匙和u盘。
可是在工作中,刘美红却十分严谨,甚至每次出工前都要求工友们反复读工作注意事项、补漏过程注意事项,不能有任何遗漏。
生活中的刘美红非常“大手笔”,他喜欢电脑,20年里先后换了七八台。他还喜欢自己组装,2003年,他曾多次往返北京中关村购买配件,花费将近8000元,自己动手攒了一台电脑。然而工作中,他却非常“抠门”,为了能节省成本常常绞尽脑汁。
刘美红的脾气是出了名得好,说话慢条斯理,总是笑眯眯的,脸上一团和气。“可这人真要发起脾气来也凶着呢。”徒弟亓子赫告诉记者。
有一次,师傅带着他和几个同事一起出去作业,有个同事在拧光杆方卡子螺栓的时候,下意识把手搭在了方卡子和悬绳器之间的光杆上,师傅二话没说,一把把他的手拍了下来。“这是严重违章你不知道吗?”“有多少人因为光杆上面方卡子松动被砸断了手指你知道吗?”一连串的质问让那名职工愣在原地。“我从来没见师傅这么严肃过。”亓子赫说。后来,大家干活时都会特别小心,很少再有违规操作的行为了。
■刘美红在抽油机上试验连杆拆卸工具
不过,不管刘美红有多么“矛盾”,在对待徒弟上却始终如一。
近些年,华北油田实行“大工种”,一专多能的刘美红受到职工的追捧,“徒弟”遍布采油区的各个班组。
有一年,一个职工要申报专利,可是因为专利上的图画表达不清楚,上交了两次都被退了回来。无奈之余,他求助于刘美红,刘美红对他进行了详细的指点,该职工再次上交的材料让专利审查一次通过。
有一次,徒弟姚兴凯在和同事一起更换抽油机的“毛辫子”——钢丝绳时突发奇想,想自己设计一个工具,减少更换时的人力和时间。他把想法告诉了刘美红,得到了师傅的鼎力相助。
“我最初设计的是一个盒状的工具,里面有四个铅锤,用来套住‘毛辫子’,可是这套工具需要两个人一起操作,不理想。”刘美红建议,把盒状改成开放式的,把铅锤调整为挂杆、杆上带勾。这么一改,一个人就可以同时更换四根“毛辫子”。
几年来,刘美红以采油三厂“技术创新团队工作室”为阵地,组织技术骨干,积极参加成果发布会、展示会、技术交流会,为基层员工搭建创新平台。
他自己带的徒弟和工友中,有高级技师7人、工人技师3人、高级工2人,中级工2人,还拿了省部、公司、厂等各级别技术竞赛优异成绩。如今,他的徒弟中大多已成为了技师、技术能手,技术带头人,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
“其实我并不比别人聪明,只是比别人花费了更多心思而已。”这个工友眼中的技术大咖说起自己的成就来竟是如此云淡风轻。
■文/本报记者李华 图/本报记者杨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