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庚:理工男的蓝色强港梦-亚博电竞手机版
——记曹妃甸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矿石码头公司卸船部安全协力主管杨庚
发布时间: 2019-11-23 11:35:09 来源: 河北工人报 字号:
寻访河北大工匠——工匠精神在现代闪光
■杨庚与工友分享工作经验
人物名片
杨庚,曹妃甸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矿石码头公司卸船部安全协力主管,“河北省能工巧匠”荣誉称号获得者。工作8年来,他先后负责并完成技术改造及合理化建议29项,已获得国家专利18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他的“新型带式输送机导料槽”技术改造每年可为公司节约生产成本214万元。他的“车元管理”改革有效降低了设备故障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一岗多能”“一人多岗”,获得“全国交通企业现代化创新成果三等奖”。他参与研究的“矿石散货安全接卸方法”专项课题,使得船舶接卸速率每年提升5%以上,在公司接卸40万吨船舶“宏远”轮时创造了13051吨/小时的新纪录,被评为“河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
工匠速写
杨庚,一个永远挂着真诚憨厚微笑的典型“理工男”,毕业于燕山大学机械自动化专业。他喜欢研读哲学和历史书,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环境时,王阳明的心学使他“从向外求转向向内求”;戚继光的“鸳鸯阵”法给了他灵感,并将其融进了“车元管理”改革。这个重点大学的高材生,由于成绩优异,大学毕业时曾经收到了一些科研单位和大型国企的offer,从小生长在四川大山深处,却对大海有着深切向往的他,怀揣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梦想,一脚踏进了曹妃甸这片蓝色港湾,选择了同样朝气蓬勃的矿石码头公司。“这是一个年轻的企业,我愿意和港口一起成长,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实现强港之梦!”
■杨庚向工友介绍自己的创新成果
1
“转运塔物料洒落改造”
一战成名
初冬的曹妃甸尽管阳光明媚,但呼啸的海风依旧可以轻松地打穿衣物。在港区40万吨级矿石码头生产现场,几名年轻的技术人员紧紧围在杨庚身前,正聚精会神地听他分析解决设备故障的办法。
虽然年轻,他却被公司上下公认为“技术大拿”,每次出现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他总会及时出现,勘察设备状况、分析故障成因、形成亚博ag旗舰厅的解决方案,为生产“排忧解难”。
公司建港、设备调试期间,皮带回程洒落料和倾角皮带机物料倒流问题经常造成流程停机,严重制约卸船作业效率。
2012年9月份,载有巴西铁矿石水料的“沙钢天使”号船只入港,由于是接卸含水量大于8%的矿石散货物料,皮带机流程运转5天4夜,积料2000余吨,严重影响生产效率,造成船舶压港。“物料倒流就会慢慢堵塞转接塔,一旦塔被堵满皮带机就停运,一座转接塔就能堵六七百吨物料,3个转接塔就需要24个人工24小时才能清理干净”,船期延长、设备耗损、人工成本提高、安全隐患增大、环保污染也提高。杨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定要把皮带机洒落料的问题解决掉”。
他通过对“沙钢天使”“国丰企业”等多艘含水量大于8.0%的大型船舶进行重点跟踪,发现造成停机的原因是由于皮带机设计缺陷导致的洒落料多、清扫困难。通过计算他得出了导料槽后伸距与皮带倾角的关系,发明了一种带式输送机尾部导料槽,安装在倾角皮带机导料槽最末端,通过导流、截留,使物料倒流速度强制降为0,并顺着皮带运行的方向输送。
同时,他也找到了回程带料的治理方法,“在皮带机头部增加了压带辊和第四道清扫器,制作倒料斜坡,将回程清扫的物料返入流程,一举解决了皮带因回程洒落料造成流程的问题,每船减少了1.5小时的停机清料时间”,同时,在皮带机尾部增加一截倒料槽,内设导流板截留板,将物料进行截留,然后设计增加导流斜面,将仍未挡住的水料导致塔外空地,便于铲车清理,减少工人清理难度。经改造,每年可减少皮带机工人清料时间约3840小时,为公司节约成本214万元。该项目获得公司“科技创新三等奖”和“唐山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优秀奖”。
■杨庚检查救生笼报警灯
2
“鸳鸯阵”兵法融进车元管理改革
有着“理工直男”的思维,杨庚业余时间却喜欢研读哲学和历史类书籍。《传习录》《大学》《道德经》《练兵纪实》……这些看上去与专业大相径庭的书,却被他从中汲取营养,应用到了工作中去。
刚刚上班时,杨庚有段时间非常不适应。“荒凉偏僻、到处都是矿石粉。和自己当初想象的差距太大了!”也曾经动过走的念头。但是他从王阳明的心学“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中,学会了如何在无可回避的困难环境之下调整自己、完善自己,从向外求转向向内求。“强大的内心是战胜外在、驾驭外在的基础。有困难就一定能克服,有问题就一定能解决”。
2018年初,因混配、装车业务拓展,设备利用率由23.4%激增升至31.2%,而原有生产作业及设备维保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如何在不增加人员配置的前提下,提高生产作业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这是公司生产的当务之急。这个时候,杨庚接到了公司交给的新任务——对卸船部进行“车元管理”改革。
他想到了戚继光的“鸳鸯阵”。“就像在战场上,敌人就是设备故障率,我们把炮兵、步兵、坦克融合在最小的一个单元,既有大兵团的战斗能力,又有小单元的机动灵活,能够充分发挥最大的功能。”
他将古代兵法融进了部门管理工作中,将部门的人员和设备重新组合,改变了过去以工作职责和专业划分班组的模式,班组内融合了安全员、操作司机、机械、电气相关专业人员,形成了一个包含安全、设备操作、设备维保,职能丰富且健全的“大班组”。减少了沟通障碍,实现了基层不同岗位融合互补。“前场缺人可以从后场调,后场人手不够时从前场补充。卸船人员和堆装人员可以互相补充,一人多岗。”
车元管理改革的成功,不仅有效地降低了设备故障率,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大加快了公司“一岗多能”“一人多岗”复合型人才培养进程,加大了设备维保率和力度。
■杨庚查看卸船机电气柜示数是否正常
3
“专用救生笼”填补专业救援工具空白
对新鲜事物永远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也是杨庚创新不停歇的动力和源泉。2017年,公司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新增了矿石物料混配业务。生产初期,两种物料混配比例误差要求控制在0.05以内,否则会影响炼钢的质量,因此取料流量只能控制在2500吨/小时左右。为了降低误差率,杨庚和他的团队经过研究实验,设计了一套取料机流量监控程序,增强了两台取料机司机之间的实时沟通,对取料流量进行实时调整,大大提高了取料速度,取料流量上升至3500吨/小时,并且将误差率降低到了0.03。
速度提高了,误差降低了,他和伙伴们又开始琢磨着怎样提高混配质量。“如果在终端安装一个类似于搅拌器的装置,是不是能使物料混配得更均匀,混配质量大大提高?”想法一冒出来,便立即着手开干。杨庚和同事们通过在转接塔内加装搅拌设备,当两种物料混在一起之后,通过搅拌增加其均匀度,产品质量得到提升,为公司赢得了市场信誉。
2017年,杨庚转到安全主管岗位。工作中他发现,在接卸物料过程中,如果船舱内工人发生意外伤害,以往仅能依靠舱壁的爬梯将人员救出,救生难度大、时间长,容易延误最佳救援时机。他依托运料抓斗机设计制造了一种新型卸船机专用救生笼,可以搭载救援人员和急救医疗物资进入船舱救人。但是如何保证26吨重的抓斗机进入船舱时不会对工人造成二次伤害又成了一个新的难题。经过一次次实验、一次次修改,通过在专用救生笼上加装激光距离限位装置,控制抓斗距离地面的距离,保证了被救援人员的安全。
卸船机专用救生笼的发明,缩短了船舱工人在发生意外伤害后的救援时间,极大降低了救生的难度,弥补了目前国内没有卸船机专用船舱救援工具的空白。
矿石码头三期工程是曹妃甸港口的标志性工程,是渤海湾内唯一能够靠泊40万吨超大矿石船的码头,年吞吐量3500万吨。作为国内技术装备最先进的专业矿石码头,它对环保指标的要求也是最严格的。杨庚发明的“湿法作业”将扬尘污染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杨庚攀爬卸船机
4
设备“小手术”为生产省大力
皮带机是靠上千个托辊支撑运转的。但是当托辊发生故障需要更换时,需要两个工人用背顶起皮带,三人共同作业才能更换,不仅效率低下,而且缺乏安全性。职工们的抱怨让杨庚又有了新“想法”。他亲自上阵参与托辊更换作业,发现了托辊支架可以作为支点加以利用,便开始画图、制作、实验,半个月的时间,他开发制作了一种缓冲托辊更换工具,仅需要千斤顶将皮带顶起,1个工人15分钟就能完成更换作业,较曾经2人30分钟的维修效率提高4倍,作业安全性得到大大提高。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托辊更换时间1446小时,荣获“河北省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
在日常的检修维护工作中,杨庚发现,运送物料的皮带发生裂纹、打滑问题严重。经过查看作业记录,发现多数是由于皮带机超载造成的。卸船机通过振动给料器将物料放至皮带机上。皮带机流量大小由物料特性和振动给料器频率决定。多台卸船机同时在高频率下放料极易导致皮带机流量超载,影响生产安全和设备安全。杨庚经过研究,对程序功能进行优化和修改。将皮带秤和给料器通过程序关联在一起,皮带秤一旦检测到超载就会发出报警信号,给料器这时便会自动调整震动频率,降低给料速度,从而避免超载。这一改造,不仅大大延缓了皮带的使用寿命,还有效地降低了因皮带超载引起的安全事故。
船舶在码头靠泊、离泊时,需要商检人员对其进行水尺检测。而17万吨以上的船舶在进行海侧水尺检测时,需要驾驶小船或者攀爬软梯观察,危险性大而且成本高。杨庚发明了一种类似于钓鱼竿的装置——“船舶海测水尺检测方法和专用工具”,通过将摄像头放置在测量水尺的海平面处,在显示器上就可以查看测量结果。测量时间由一小时缩短为10分钟,大大提高了船舶靠离泊速率。
为了让更多的一线工人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的操作和维修技能,杨庚还参与研发了卸船机教学模型、透明液压教学模型等,提高了员工动手能力,缩短了新员工的出徒时间,其中新型卸船机教学模型荣获“河北省职工创新成果展金奖”。
观察、研究,摸规律、找问题,杨庚和团队的伙伴们不断研发改造,锡合金回收技术、卸船机防风程序完善改造、卸船机皮带机流量防超载控制技术、可调式卸船机走行止挡限位、可移动式油品存储库等,他愿意每天与大海相伴、与港口一起成长,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让港口更加美好!
■文/本报记者张莉慧 赵伟龙
图/本报记者郑荣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