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金宝:易水河畔的砚雕守望者-亚博电竞手机版
——记河北工匠、省级非遗易砚制作技艺传承人韩金宝
发布时间: 2022-08-13 11:25:00 来源: 河北工人报 字号:
让工匠精神在新时代闪光——2022年河北工匠年度人物大特写
人物名片
韩金宝,省级非遗易砚制作技艺传承人,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北易水石砚台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北省砚雕行业协会会长、中华砚文化联合会副会长。他从事砚雕行业38年来,担负起重塑易水石古砚行业的发展重任。
2020年荣获河北省最美农民工、全国优秀农民工等荣誉称号。2022年荣获河北工匠年度人物。
人物速写
身为非遗易砚制作技艺传承人,韩金宝在言谈中带着山里手艺人特有的质朴与憨厚。韩金宝说,是命运选择了他,因为一次上学途中意外坠入采石坑的离奇遭遇,才让他坚定地投入到易砚学习中,最终成就了现在的自己。
有人说他是大器晚成,对此韩金宝也表示认同。经历了33年的潜心修行后,2015年他被评为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此后的人生就像开了挂。在年过半百的年纪,他相继收获了多个省级、国家级等重要奖项,让他在业界声名鹊起。业内老师傅称赞他“既有玲珑剔透之心,又有鬼斧神工之技”。面对殊荣,韩金宝总抱着一颗平常心。
从古至今,被称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在文人墨客心中,如同知己,胜似友人。曾几何时,这些饱含了“清雅”文化的砚台,又一度成为了高端文化的专属标识。如今已成为行业领军人的韩金宝,正带领砚雕企业同行致力于在文化创新发展中走向大众化,他们制作的易水石产品已从单一砚台,延伸到茶台、茶具和贴近生活的各种充满立意色彩的小摆件,在传承发展中易水石砚文化正逐步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韩金宝对每块天然石料的采购都精挑细选
1
一“失足”跌进古砚的艺术世界
易水河,滔滔奔腾千百年,孕育了东方瑰宝易水石古砚。古易州是华夏墨的源地,砚的故乡,更被誉为中国制砚的鼻祖。位于易水河畔的台坛村因出产易砚而闻名遐迩,这里就是韩金宝的家,从他的祖父韩老兴开始,到他的父亲韩福勇都是制作易砚的传承人。当地出土的东汉时期的石黛板,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被专家认定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易砚。
台坛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依靠雕刻石砚为生,在韩金宝的童年记忆里,他早已习惯了每天的叮当作响的凿石声,虽然身处石砚工匠的耳濡目染下,但韩金宝初期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路却有着别样的憧憬。他告诉记者,中学时代里他希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走出大山,去实现自己经世治国的梦想,过上跟父亲和祖父截然不同的人生路,然而命运却偏偏将他留在这块宝地上。
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国家对轻工业率先推行了投资体制和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不仅恢复了集体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还逐步放开了产品的经营权,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组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促进企业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韩金宝的父亲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因见多识广颇有影响力,返乡后被村民推选为了村支书,他还管着台坛村砚台厂。
■韩金宝将易水石产品从单一砚台延伸到茶台、茶具和贴近生活的各种小摆件
中学时代韩金宝学习优秀,初中毕业考入全县有名的高中——塘湖中学。1982年,韩金宝正上高二,一次学校放秋假后的返校遭遇,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学校距离家有13里地,原本学校要求头一天下午返校,我特意在家多住了一晚,计划在开学当天一早赶到学校。”韩金宝至今记得,当他骑车经过黄龙岗时,在翻越小坡时不慎跌入了一个石料坑内。黄龙岗是易水石古砚石料的主要采集地,由于多年采石又疏于管理,当地遗留着很多大石坑。韩金宝回忆说,当时他连人带车摔进一个七八米深的石坑内,自行车的轮胎都被摔爆了,但离奇的是,他除了头部脑震荡外,身体并无大碍,他在一名老乡的救助下爬出了石坑。但这次意外脑震荡导致韩金宝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都短时间受到了影响,正在备战高考的他不得不休学在家一年,后因其他原因最终未能复学。谁料,这一“失足”却让韩金宝一脚踏入了易水石古砚的艺术世界,从此他以石为伴,与砚结缘。
在父亲的安排下,韩金宝跟随砚台厂的老师傅们学习砚雕,他很快便掌握了基础技艺。1986年在省外贸人士引荐下,砚台厂组织了一批极具潜能的年轻砚雕技师到天津美院学习深造两年,这其中就有韩金宝。经过系统专业的学习,韩金宝在鉴赏力和雕刻技艺上都有了长足进步。天赋凛然且极具心思细巧,让韩金宝在年轻一辈的手艺人中脱颖而出。
■韩金宝为徒弟们讲解砚雕技艺要点
2
投身易水石砚琢于心修于行
在韩金宝看来,手艺人不仅要琢于心,而且要有修于行的历练。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对精湛技术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但要想成为行业的领军人,更得学会跳出行业圈外看世界,学会用行业发展的眼光来审视自我,亲自走市场也成为一门必修课。
“经历即是收获!”回望自己的成长历程,韩金宝格外感慨。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台坛村砚台厂也出现了“水土不服”。因为随着自主经营、产量增加,销售难也成为摆在企业眼前最大的发展瓶颈。制作出来的砚台开始卖不出去了,父亲整日地愁眉不展,为了扩大销售寻找市场,韩金宝主动请缨当起了销售员。
“他就是一根筋做事,别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他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还要把墙撞出一个洞继续前行。”这就是砚雕老师傅眼里的韩金宝。上世纪80年代末,经过多年的学习,已经成长为砚雕技师的韩金宝开始尝试背着产品跑销售。业务员们通常一次出门要带上拉杆箱装上十多套砚台产品去跑市场,所有的产品总重量达几十斤,更何况台坛村坐落在一个相对闭塞的小山村,每次辗转到县城还需要费尽周折,在那个公交靠等、火车靠挤的年代里,这样的重装出行实属不易。当时有的业务员随身携带的砚台途中摔坏了,为了省事他们直接将破碎的砚台扔掉了。在当时,一个普通手雕砚台成品市场售价少则二三十元,多则百元,每一件产品都凝结着工匠的智慧与心血。还有的销售员出差一趟无功而返,他们又原封不动地将十多个砚台背了回来。
靠着诚实守信和有别于常人的毅力,韩金宝却在销售中总能取得成功,他将这一切归功于手艺人练就的踏实和执著。为了给家乡砚台产品拓展销路,韩金宝几乎跑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从山东、江苏,到福建、四川,再到东北三省。每个地方的文化用品商店、文物商店、手工艺品商店、旅游纪念品店、高级酒店等都成为他重点拜访和洽谈的客户。
“有时遇到有人刁难时,我会主动买烟或者瓜子、面包送给对方。”韩金宝说,通过坦诚地交流和善意地沟通,他总灵活地化解矛盾。在省会石家庄,当时的燕赵艺苑书画店、四品蓺文房四宝店、河北省工艺美术服务部、友谊商店、白楼宾馆、河北宾馆都成为了他的重要客户。一位久识的老客户推荐他去对接曲阜、泰山的市场,在那里他果然找到了商机,由于日韩游客众多,易砚这类产品深受欢迎。
在一次次寻找商机中,韩金宝也发现了问题,尽管易砚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技艺,深受日韩和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喜爱,可随着时代的变迁,砚台造型一味地沿袭传统,缺少创新的弊病也逐渐显露出来。意识到问题所在,韩金宝在吸收传统技艺手法的同时,也开始尝试着创新和探索,他从传统的砚雕龙、凤、龟、鱼、蚕、蝉、琴、棋等为主,延伸到了山水人物等创新造型,甚至挑战现代人物造型。实现自我技能的提升中,他也在为易砚的长期发展找寻着出路。韩金宝酷爱梅花的坚毅,不久后他的“寒梅傲骨”作品出炉,由于创意新颖,很快销售一空。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台坛村砚台厂也走向了落幕,有想法的手工艺人开始踏上自己的创业之路,由于“易水”商标被抢注,韩金宝注册了“易水石”商标后,也成立了自己的河北易水石砚台有限公司,他将公司迁往交通更加便捷的省会石家庄。起初公司和厂房安置在石家庄市第六中学的校办工厂内,销售终端则放在省会的各大宾馆的特色商品专柜内,创业初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9年,随着环保举措的日趋严格,砚雕生产车间不得不迁回了易县,但公司总部仍然保留在省会石家庄。
■韩金宝对易水石摆件进行精心创作
3
传承创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2010年以后,随着人们对易砚产品所特有观赏性和收藏性的关注,市场上出现了过度炒作情况,加之行业内鱼龙混杂,质量水平参差不齐,产品造假、低价竞争等扰乱市场的情况频频出现。
韩金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保护河北传统文化发展,他积极与行业内企业沟通,2015年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经历了一年多的筹备后,河北省砚雕行业协会正式成立,韩金宝被推荐为首届会长。如今在协会的努力下,全省砚雕企业正当利益得到了保护,行业秩序也进一步规范和发展。
环保的日趋严格也给砚雕行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传统易砚的制作离不开石料的开采,为了保障砚雕企业生存命脉,韩金宝奔走协调,最终与环保部门达成了一套更为严格的开采制度,有效杜绝了机械化采石行为,只能采用人工镐、铁撬以及铁锨的方式采料。石料的稀缺下,更要确保减少浪费,韩金宝积极倡导行业企业开发摆件类文创产品,以适应普通大众的需求。
“作为手艺人更在乎技艺的传承。”韩金宝收徒格外看重徒弟的德行,他说这是技艺传承所赋予的核心内涵,徒弟聪不聪明不重要,必须首要有德。在他的徒弟里,有三个月出徒的,也有半年和一年出徒的,韩金宝对于大家也是一视同仁。1988年出生的马俊算的上韩金宝所说的“笨”徒弟,他用了一年时间才出了徒。如今说起这个徒弟,韩金宝还有一丝小小的骄傲:“小马踏实肯学,有点像当年的自己。”在韩金宝的悉心指导下,马俊已经练就了一手流畅的刀工线条和棱角分明砚雕技法,而且他的作品总有一种朴实韵味。
在天然石料上,对石眼、石线的巧妙用法能体现出整个作品的灵魂蕴意,更能彰显出作者的功力。在韩金宝的启发下,一块拥有特殊纹理的石材,被马俊制成了名为《垂钓》的砚雕作品,石线被巧妙雕琢为鱼竿,徒弟思维意识的巨大转变,也让韩金宝拍案称奇。最终这款作品以高价成交出售,首获成功的徒弟也一脸欢喜,内心更感恩师傅的谆谆教导。
为顺应大众化需求,韩金宝带领团队推出了100至1000元之间的学生砚,他指导徒弟们开发易水石衍生产品,以便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易水石砚台类产品。韩金宝指导“八零后”的徒弟崔健、马东以及“九零后”的徒弟韩铭在易水石砚台制作的基础上,创新了茶具、茶台、小摆件,这些物美价廉且极具个性化的手工艺产品深受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者喜爱。通过积极开发文创类作品,让易水石类产品实现了高、中、低搭配。韩金宝鼓励徒弟们积极创新,如今定位高、精、尖的极具收藏价值的石砚作品,设计风格也实现了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甚至还开发出能满足顾客需求的专属定制。
在韩金宝看来,砚台产业发展仍处于朝阳的行业里,未来人才的稳定也是整个行业长久健康发展的根基,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发挥协会平台作用,为这一传统行业的人才培养和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整个行业人才队伍的素质提升提供更多机会,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文/本报记者段华鹏 图/本报记者杨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