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城市桥梁安全的“红鸢”-亚博电竞手机版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石家庄市道桥设施管护中心桥涵所正高级工程师李红鸽
发布时间: 2023-02-25 09:00:00 来源: 河工新闻网 字号:
寻访河北大工匠——工匠精神在现代闪光
人物名片
李红鸽,1971年出生,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现任石家庄市道桥设施管护中心桥涵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20多年来,她始终坚守在工程施工和业务管理一线,带领团队负责省会市区450座桥梁的日常巡视工作,肩负着产权内241座桥梁的日常监测、维修管护和应急抢险等任务,近3年来的创新成果应用累计节约资金2600多万元,被誉为守护城市桥梁安全的“红鸢”。
人物速写
头戴安全帽,身着定制工装,手持检测仪,身材略显娇小的李红鸽将裂缝检测设备放置在桥墩上,上下、左右移动,检测仪的屏幕就会直接显示裂缝的宽度和深度。
城市日新月异,桥梁越来越多,李红鸽的工作也越来越繁忙,同事们常说“她走过的桥比许多人走的路都多”。巡视桥梁病害、采集上传信息、综合评定状况、“对症开方下药”……李红鸽的工作繁琐而枯燥,但她却初心如磐、以桥为家:“我们就是桥梁的‘红鸢’,每天用锐利的眼睛发现桥梁潜在的病害,及时处置通行隐患,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推进智慧化管理,引入桥梁信息管理系统;强化日常巡检,每年带领团队平均完成桥梁日常巡检4万座次;注重技术创新,研发的高架桥外挂板破损混凝土控制托架等新工艺,年节约维护经费500万元……从普通技术员成长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到现在勇于挑战新技术、攻克新课题的多角度全方位创新专家,睿智、干练的李红鸽不仅完成了从“工”到“匠”的蜕变,更见证了桥梁建设上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和高科技带来的时代变迁。
■李红鸽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1
技术立身实现逆势登顶
“桥梁,王政之一事也。”现代的石家庄因铁路而生,因为铁路的存在,便有了许多地道桥、跨线桥等。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李红鸽,第一次来省会看老姨妈,就被高楼大厦和一座座桥梁所吸引。“大学报专业时,我父亲的想法是铁路系统,我母亲就想让我离家近点,而我的想法就是拿着图纸,看着自己的设计一步步变成现实。”怀揣梦想的李红鸽以优异成绩从石家庄铁道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
1999年初,初出茅庐的李红鸽主动请缨参加了石家庄市总退水渠提升改造项目。17公里长的项目,散发着阵阵恶臭的水沟,项目经理诧异的眼光,让从来不服输的李红鸽下定决心干一番事业。
预制桥梁空心板,传统做法是采用特制充气胶囊芯模,钢筋模板安装完毕后充气形成腔体,待混凝土终凝后放气取出。由于当时多个项目同时施工,加之预算等各种制约因素,李红鸽就和工人师傅们一起摸索设计出了灵活适用的木芯模。“芯模的拆除时间最考验师傅们的眼力和经验。”20多年前的事情,李红鸽说起来就像发生在昨天,“芯模拆早了,混凝土凝固时间不够,容易坍塌;拆晚了,芯模就会和混凝土凝固在一起,浪费原材料。”
每天24小时处在工作状态,全过程紧盯一道道工序,并默默记录着各种数据、操作手法和流程;深冬半夜里,手脚冻得麻木了就抢过工人的铁锹装沙子、石子靠劳动取暖;桩基施工中,除了吃饭的时间都奔波在项目现场……每天跟着师傅们劳作,加之勤于学习、善于总结、认真负责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李红鸽短时间内就掌握了总退水渠项目所需的各种施工规范和工艺流程,并承担着质量检验、现场测量、工程量计价等多项工作。在随后几个项目中,她不但让所有人感受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更把细心发现总结的笔记,梳理提炼后形成论文发表在《河北市政》专业期刊上。
如今,以技术立身的李红鸽早已是行业技术带头人,率领桥涵所团队在确保城市桥梁安全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第一负责人,她先后主持完成27座桥梁新建、危桥加固改造项目。
■李红鸽为同事介绍石家庄市城区现有桥涵设施分布情况
2
应急抢险锤炼救援尖兵
城市公用设施的健康发展,三分靠建,七分靠养。李红鸽表示,桥涵所担负着省会市区450座桥梁的日常巡视及产权内241座桥梁的维修管护、应急抢险等任务。
“巡查是桥梁管理中最基础的工作。”作为技术带头人,李红鸽带领团队每天行车几十公里,通过眼观目测、听声辨异的方式对桥梁进行检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去年,李红鸽带队巡视至省会体育北大街东垣桥时,发现桥梁振幅异常。“该桥共9跨,南北两端分别为3跨简支板混凝土结构,中间跨高速路段为3跨连续钢箱梁结构。”严谨的专业素养,让李红鸽对眼前的异常情况格外重视,“前几年对该桥安排了结构检测,当时数据没有什么大问题。最近钢箱梁震动幅度明显增大。”
为全面掌握桥梁异常振幅的原因,李红鸽攀爬到中间主跨的钢箱梁内,发现顶板u肋、横隔板等多处地方出现裂纹。发现问题后,李红鸽及时联系石家庄铁道大学大型结构研究所,共同对桥梁进行了专项检测,依据《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判定该桥属于不合格状态。为了进一步验证钢箱梁结构状态,先后又开展了焊缝无损检测磁粉检测、超声波探伤检测等,召开专家论证会,增加检测深度和比重……大家一致认为,多条桥梁底板对接主焊缝出现超标缺陷,钢箱梁需要拆除重建。“目前,该工程已列入北三环市政化改造项目,不日将进入施工阶段。”作为桥梁管护单位负责人,李红鸽凭借自身专业技术将桥梁隐患的危害性降到了最低程度。
和平路下穿石太铁路地道桥西引道涵洞栏杆被撞,中山西路地道桥东引道北侧因强降雨造成梯道整体塌方,中华大街高架桥断头匝道防撞桶、防撞墙被撞飞……职业生涯中,李红鸽的身影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应急抢险现场,用一次次近乎苛刻的要求,锤炼着自己的技术和技能水平。
高架桥、立交桥、地道桥、水系桥、天桥等各类桥梁已经成为城市交通主动脉。李红鸽每天奔波在城市大小桥梁的每一个角落,每年带队平均完成桥梁日常巡视4万座次,常规检测400多座次、维修病害近百座次,处理抢修事故20余起,用实际行动守护城市桥梁的安全。
■李红鸽在创新工作室讲解工作创新思路
3
守正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位于省会建设大街与和平路交口的建和桥于1996年建成通车。“作为石家庄最早的一批立交桥,建和桥使用年限久远,加之桥梁引道本属于薄弱部位,路面出现多处不规则沉降,最严重处面积达80平方米。”面对全市桥梁分布图,李红鸽向记者介绍着相关情况。
如何快速修复沉降病害、提高道路行车质量,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为此,李红鸽牵头成立了桥涵qc小组,针对原有注浆修复工艺受干扰因素多、施工质量不易把控等难题,以及“当天施工当天通车”的实际要求,决定在高架桥引道基层沉降修复上探索新的工艺流程。
■李红鸽在创新工作室讲解混凝土防掉落托架适用性
预制混凝土块尺寸的确定,开挖和拌和设备的选择性对比,构造措施的调查分析……跑市场、搞调研、比数据,经过一系列繁杂的计算分析,李红鸽决定在高架桥引道基层沉降修复施工中采用“装配式刚性基层”新工艺。“从小组成立到新工艺成型,5个多月的时间内,守正创新成为谈论最多的话题。”那段时间,李红鸽高质量完成了各项规定动作,加班加点摸索着新工艺的点点滴滴。
“对铣刨后路面抽取两个部位进行平整度检查,偏差值为12毫米、11毫米,均小于15毫米,符合要求”“预制块吊装精准到位,在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符合要求”“混凝土拌和均匀,振捣密实,2小时抗压强度达到30.1千帕,符合要求”……施工现场,李红鸽逐一检查施工细节,不放过任何可能出现的瑕疵。辛勤付出的李红鸽迎来丰收的喜悦:工期由7天缩减至8小时、单平方米造价节约488元,延长了道路维修周期……“按照每年修复引道病害1200平方米预估,仅此一项可节约资金60余万元。获评2021年度全国市政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更是没有想到。”收获满满的李红鸽倍感欣慰。
创新无止境,改进无极限。2013年,面对正定子龙大桥支座普遍存在开裂、变形、脱空等问题,李红鸽带队赴北京、成都等地考察,为省会首次引进了plc同步顶升技术。“该技术统一实行电脑同步控制,借助盖梁作为顶升反力支撑台,快速高效解决了主梁支点受力不均匀的技术难题。”李红鸽介绍,“该技术的成功引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平大桥、中华大街北延高架桥、华药桥等都使用该技术进行过维护。”
针对桥梁结构病害,几年来,李红鸽在继承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创新研发了高架桥外挂板破损混凝土控制托架、可伸缩钢质栏杆、品字型盖梁处防撞墙复位支架等多项创新工艺,引进了沥青面层微罩面预防性养护、防滑陶瓷面层等新工艺、新材料,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累计节约财政资金2600余万元。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1篇,主研获奖课题4项,参与编写3本专业性书籍,参与研发4项技术专利,持续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李红鸽安装调试检测设备
4
赓续传承播撒创新火种
“我们负责管护的20座高架桥,总里程30.7公里,伸缩缝数量376条;163座公路桥,总里程7.2公里,伸缩缝数量326条。从养护完工的108条模数式伸缩装置进行调查发现,伸缩装置施工一次性安装合格率仅为89.3%,低于单位对项目要求的95%,需要我们下大力气解决……”qc培训学习班上,李红鸽就接下来的创新领域进行着专题培训。
人才是创新和发展的活力。为实现青年人才接续培养,李红鸽建立健全“师带徒”制度,通过技术汇报会、创新交流、现场演示等活动,毫无保留地教授新人新技能。在桥涵所日常组织开展的qc培训学习、创新成果策划展示等活动中,李红鸽将饱含着心血与汗水的“工作日志”无偿分享给团队,变为集体操作的“工法”。
为推动桥梁管护工作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提高职工自主创新意识和技术业务水平,李红鸽创新工作室成立。从此,她又有了新的目标:把“李红鸽创新工作室”打造成桥梁巡视检测、养护维修、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技术创新的平台。3年来,李红鸽创新工作室开展各类培训70场次,18人次得到学历、职称晋升。同时,她作为石家庄铁道大学校外导师,指导5名硕士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如今,这些人才已迅速成长为土木工程领域的中流砥柱。
“李所长给我的感觉不仅是领导,更像是亲和的家长。她对工作的积极热情,对细节的把握重视,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我。”2016年,李冰川进入桥涵所就跟着李红鸽,如今已成长为检测科的骨干力量,“李所长经常带着我们前往原材料基地、施工现场、检测一线,手把手地教授我们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用大量的实践鼓励大家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
■李红鸽为同事讲解全站仪的使用
2022年9月27日,在石家庄市总工会的组织下,李红鸽创新工作室等5家创新工作室组建了石家庄智慧路桥隧产学研创新工作室联盟。作为第一任联盟主席,李红鸽谋划了沟通交流、互助合作、联合攻关、成果共享的创新机制,全力推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联盟通过引进高校前沿理论力量、组织同行业不同创新工作室打破单位界限,打通科技、产业快速连接通道,实现强强联合,旨在推动解决企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李红鸽表示。
桥长,城更长。看着大批技术能手茁壮成长,李红鸽特别欣慰:“一个人再能干,力量也是有限。只有大家一起协同创新,让每个人心中创新火种蜕变、成长,才能不断实现创新突破。”
面对省会经济总量过万亿、实现弯道超车的奋斗目标,李红鸽表示,将继续发挥好劳模的示范带动作用,为石家庄桥梁的安全畅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河北展现美好图景再立新功。
■文/河北工人报记者高会坡 通讯员郭瑜奚 王涛
图/本报记者郑荣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