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征-亚博电竞手机版
用青春谱写光明之歌
发布时间: 2020-12-03 04:32:00 来源: 河北工人报 字号:
人物名片
李征,42岁,中共党员,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现任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二次检修中心四级职员兼二次运检班副班长,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带头人,2018年当选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入选感言
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登台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领奖,我感到万分荣耀。今后,我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努力成为新时代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产业工人。
李征(左)在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记者:李征您好,祝贺您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您作为劳模代表上台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颁奖,这是一份非常高的荣耀。请问您当时的心情如何?
李征:非常激动,万分荣耀,也感觉非常的幸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和我一样的普通劳动者深受鼓舞。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主力军作用,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在我看来,新时代劳模精神,应当是接地气、重实干、讲奉献的埋头耕耘、担当作为;新时代劳模意识,应当是争先锋、作表率、树标杆的敢为人先、主动引领;新时代工匠品质,应当是勤思考、解难题、重传承的慧眼如炬、精益求精,而这些都可以凝练为“初心”二字。时代在变,初心不变,我将继续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在对“变”的不懈追求和对“不变”的传承发扬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功立业,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变电运维是一项极其枯燥的工作,需要日复一日地在变电站巡查、守望枯燥无味的变电设备,又得时刻做好处理异常及事故的准备。有同事曾帮您统计过,参加工作至今,您加班时间最保守计算能折合成1500多个工作日,因此虽然您上班20年,实际上已有24年“工龄”了。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您耐得住寂寞,取得如此的成就呢?
李征:支撑我如此投入工作的动力很简单,我不想虚度自己的光阴,只是想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更好。
从2000年大学毕业至今,我一直在变电站维修生产一线岗位最前沿工作。因为变电站实行三班倒,没有节假日之分,我工作第一年的春节,班上的老师傅们出于对“小字辈”的关心,让我提前回家和家人过年,却被我谢绝了。二十年来,大多数春节和节假日,变电站成为我的第二个家。我办公室橱柜里最多的就是为加班准备的方便面、榨菜、咖啡等食品。我累计发现设备缺陷1200多件,处理事故异常450多起,避免经济损失达4700多万元。2012年夏天,一场罕见的连续强降雨袭击了华北地区,我所在的变电运维二班所辖12座变电站共发生大小跳闸事故40余起,直流接地等异常12起,先后有5座变电站发生雨水倒灌,2座变电站电缆室严重积水。我风里吹雨里泡,在所辖的12个变电站之间奔波,组织大伙儿一起处理险情,终于经受住了暴风雨的考验。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唐山举行,我所管辖的变电站大多属于世园会保电变电站,我不分节假日每天奔波于6座变电站进行巡视,平均每天经过世园会大门5次,直到世园会结束,我都没有时间进园参观。有同事开玩笑说: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今有李征千次过世园会而不游。
记者:您是“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在工作中,您是如何立足岗位开展创新的?
李征:截至目前,我个人共获得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奖3项,全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系统职工创新成果奖3项,河北省优秀科技质量成果奖27项,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1项,全国电力行业优秀qc成果8项。
但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3年2月,公司成立了由我领衔的“李征劳模创新工作室”。立足于“出成果、出人才、出经验”的功能定位,从创新个体到“人才链条”,从小发明到“大特色”,我最大限度地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导师带徒、课题研究“手拉手”、攻关竞赛等活动。
正是在这样的创新模式下,工作室不断吸纳着一线运维员工,围绕提高效率、安全生产等领域不断开展科研攻关。截至目前,工作室共完成科技创新成果158项,获得国家专利163项,发表科技论文182篇,累计创造经济效益和避免经济损失达8700多万元。工作室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为了做好“传、帮、带”,我不仅每年都要带几个徒弟,还经常主动为大家答疑解惑,以至于大多数人看见我都称呼为“李老师”。作为国网公司高级兼职培训师,每年不仅要完成公司各个级别培训任务,还经常在工作现场给大家“传道授业解惑”。和我签过师徒合同的42名青年员工,现在全部成为了业务骨干,其中4人被评为国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23人被评为高级工程师,8人被评为高级技师,1人获得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2人获冀北公司青年岗位能手。
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很多您的同事都说您是个“热心肠”,说您热衷公益事业。您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事情吗?
李征:不管多么平凡,我们每个人这一生,都要为社会、为大众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这些年,我努力将工作内容向社会公益事业延伸,依托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技术创新优势,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和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围绕脱贫攻坚、蓝天保卫战、建设安全城市等国家战略和时事热点,大力开展科技扶贫、创新助农、公共安全助力、新冠疫情防护等一系列特色行动。在积累了丰富的“创新 公益”经验后,2015年,我把职工创新和公益事业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全国首个“公益劳模创新工作室”。
比如我在2017年设计的地道桥漏雨预警及监控装置,可有效监测地道桥积水情况,当地道桥积水达到设定值时,装置可发出声光报警,并可以时时显示地道桥积水深度,提示过往车辆注意安全,同时利用gprs无线传输模块把地道桥积水报警信息发送给相关人员。研发的路灯漏电报警及防护装置,在路灯发生漏电时,及时发出声光和语音报警,提示行人远离漏电路灯杆,并自动切断漏电路灯电源,保护过往行人安全。
2018年,我在下乡扶贫中发现,在秋、冬、春三季每天收放大棚保温帘子成为农民一项必须且繁琐的工作,我就研制出了一种农村大棚自动控制卷帘机,可以按照设定的时间段根据大棚温度自动收放大棚保温帘子,并可实现自动卷膜进行通风,可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增加农民的有效工作时间,增加农民的收入,有助于农民脱贫。
我觉得如何将创新成果与公益事业高效结合,更好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红利”,这应该是我们每名劳动模范都应该做的。
(《河北工人报》记者赵伟龙 通讯员邓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