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震坚看“浙派人物画”-亚博电竞手机版

    从李震坚看“浙派人物画”


    郑成航

     

     

      拉卜楞青年
      李震坚

      日前,“浙派人物画溯源研究系列——李震坚写生创作展”在浙江美术馆展出。作为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活动,展览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切入,通过李震坚的创作与速写的对比展示,揭示李震坚的创作与写生、生活之间的关联。

      浙派人物画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围绕现实主义题材进行创作、在中国画坛产生了极具影响力的重要画派。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顾生岳、宋忠元5位画家被公认为浙派人物画第一代画家的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他们的共同点是:无论从事意笔人物画创作还是工笔人物画创作,艺术上都注重深入生活。而素描速写就成为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记录生活感受的主要方式。这些画家创作的一系列优秀作品的背后,都有素描速写的支撑。

      李震坚(1922—1992),浙江缙云人。1946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国画、素描、油画,后留校任教,从事意笔人物画的教学与创作,生前为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的绘画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下乡与课堂写生画、主题性创作以及水墨人体。

      李震坚非常重视生活感受,一直对生活保持激情。除了走遍浙江的山山水水,他还远赴安徽、江西、福建、内蒙古、甘肃、新疆、云南等地。每到一地,李震坚都认真写生,留下的几十本大大小小的速写本,以炭笔、铅笔、钢笔、圆珠笔、毛笔等各种工具记录了各地见闻。

      主题性创作是李震坚把握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如1960年的《井冈山的斗争》《妈妈的新课题》,1972年的《在风浪里成长》等。李震坚希望能够在平常的事物中发现时代的主题,创作的素材大都来源于丰富的写生积累。

      在水墨人体绘画创作领域,李震坚更称得上是一位初创者。传统中国画中,人物画主要通过“十八描”等技法来表现衣服褶皱的变化和人物的姿势、表情,较少对人体肌肉、骨骼加以刻画。李震坚的水墨人体画,多以线条勾勒轮廓,讲究人物本身色彩的浑厚,细微之处画得非常生动。他把线条、色彩、结构以及少量的明暗感觉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画作呈现出人物张扬的生命气息,强调人体的健壮和自然美。

      李震坚中国画创作的最大特色,是通过吸收西洋画素描,大大加强中国人物画的表现力,对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产生影响。

    • 责任编辑:
    • 编辑:

主办:河北工人报社
投诉电话:0311-87017171 0311-87015356 传真:0311-88613045 email:hbgrb@126.com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河北天捷律师事务所 王金胜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015356、87017171  举报邮箱:hgxinwenwang@126.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