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河北大工匠】赵殿超:手握钻杆聆听大地的脉动-亚博电竞手机版

    【寻访河北大工匠】赵殿超:手握钻杆聆听大地的脉动


    ■赵殿超摸着钻杆,感受取芯管掉落的速度

     


    ■取岩芯后再加一根钻杆,开始下一次钻进

     


    ■取出的岩芯清洗后编号

     


    ■赵殿超发现泵压表不稳,从水泵中找到了一粒石子,水泵恢复平稳运行

     


    ■赵殿超观察着电流表、泵压表,仔细听着钻机的声音

     

        人物名片


        赵殿超,河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探矿工程技术研究院402钻机班班长。赵殿超作为一名年轻的地质工作者,从参加工作之日起就立下了不怕艰苦、甘于奉献的志向。

        2010年在赵殿超班组的参与下,他们所在的402机台在m24矿区施工的zk2402孔终孔孔深1905.92米,创我国全部利用国产设备小口径钻探施工钻孔的最深记录。该孔被我国探矿界知名专家评选为“全国探矿工程十大新闻”。2011年402机台又完成了zk0704孔2185.12米的钻探施工任务,破了河北省地质岩芯钻探深孔记录。

        2013年9月,河北省地勘局举办了省级地勘系统职业技能大赛,赵殿超作为地质四队的种子选手,参加了大赛。奋力拼搏,披荆斩棘,最终取得大赛的第一名,并获得“河北省技术能手”“河北省地勘局技术能手”“第五届河北省能工巧匠”等荣誉称号。


        人物速写


        很年轻,常年的野外工作并没有在这张年轻的脸庞上留下岁月的痕迹。很乐观,地下复杂多变的结构给工作带来的问题并没有让他心生畏惧。能吃苦,风餐露宿他已习以为常,再艰苦的环境他都身先士卒。

        1986年出生,今年32岁的赵殿超已经在钻探岗位工作了8个年头。8年里,他工作起来常常一身泥、一身汗,哪里工作危险、哪里条件艰苦、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在修建钻塔、拆卸钻塔时,他经常爬上20多米的塔上进行高空作业,因而练就了胆大心细的工作作风,同时也带出了一个工作积极向上、作风扎实的钻探班组。


        1、靠谱的感觉 近三千个日夜练就绝技


        火红的工作服在异常简陋的操作工地上显得那么耀眼,放眼荒凉的大矿区,赵殿超工作的场所那架高达几十米的绿色塔衣包围的钻塔也是最引人注目,红配绿的夺目俨然成了这片广阔土地最靓丽的也是唯一的风景。

        这里是迁安首钢水厂矿区,赵殿超带领的402钻机队正在这里进行着作业。塔衣里面轰隆隆的钻探声掩盖了所有的声音。

        “呵呵,跟着感觉走,我和岩层会产生心灵感应。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赵殿超浪漫地表达着这枯燥单调的工作。

        在赵殿超工作的机台,记者看到简单的操作平台。只是,经过赵殿超介绍之后,记者不敢再觉得这是一个简单的工作了。

        每天三班倒八小时工作,全程站立,眼睛不时地观察电流表、泵压表数值的变化,在无比嘈杂的空间里仔细聆听钻机的声音,双手紧握钻杆,感受来自地下的脉搏。

        “你有没有算过这8年打孔累计有多深呀?”记者问道。

        “粗略计算孔深已经达到25000米吧。”赵殿超略微停顿了一下回答说。

        人们常说,上天不易,入地更难。此话一点不夸张。

        除了钻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之外,在工作中,“感觉准”这项绝技是时时刻刻都在用的。据赵殿超介绍,随着岩层的变化,岩石颗粒密度的大小也不一样,很多细微的不同,他们都要及时跟着“感觉”进行调整,比如调整进尺的快慢,转速的掌握等。而感觉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止一年两年,长久的日积月累才能有所领悟。赵殿超的“感觉”,是今年32岁的他在钻探岗位工作了8个年头、近三千个日夜练就的绝技。

        赵殿超清楚地记得,在一次作业中,遇到一个缩径状况,需要及时调整泥浆配比,而且要特别精心观察钻进过程,他就是靠着平时的积累一点点地调整完成任务的。说到技术创新,他表示,创新说不上来,就是靠着实践一点一点充实业务技能,增加经验,让自己能处理更多复杂孔。

        “不管这是技术活还是熟练工,我都尽心守好自己钻的孔。虽然是‘有眼干没眼的活儿’,但是我也要把这活儿干的有鼻子有眼,就靠望闻问切法。”赵殿超偏执地热爱着这份磨练他的工作。带着不断练就的绝技,赵殿超在后来的工作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漂亮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挑战。


        2、高手的较量 零练习靠手感完美夺冠


        10块地板砖摞在一起,下面垫上一块木板,然后用钻机钻透地砖,且要保证地板砖的完整性,不能钻到木板。这是由河北省地矿局主办的首届河北省钻探职业技能竞赛中的一项比赛内容。

        2013年9月25日—27日,由河北省地矿局主办的首届河北省钻探职业技能竞赛在张家口举行。此次竞赛以“提高钻探勘探技能,促进地质找矿突破”为主题,共有来自河北省地矿局下属地质一队、地质二队等15个单位代表队的105名选手参赛。竞赛依据《地勘钻探工国家职业标准》设置了固体矿产钻探工和水文水井钻探工2个竞赛工种。比赛分为笔试和实际操作两个部分,其中实际操作占总成绩的60%。

        赵殿超由于工作紧张,所以没有时间练习操作,他只能直接从工作的机台上到比赛现场就开始比赛,然而,厚积薄发的他一举成功了,五分钟他完美地完成了这项操作。这无疑是一场高手之间的较量。赵殿超最终取得大赛的第一名,并获得“河北省技术能手”“河北省地勘局技术能手”称号。

        “没别的,就是靠手感。”这是他的成功感言。

        赵殿超看似轻描淡写的讲述,其实比赛中间有个小插曲,也成为了他这次比赛的一个小遗憾。因为他可以做得更好。

        赵殿超告诉记者:“比赛项的钻具组装和泥浆调配我拿了两个满分,这两项是比较让人高兴和满意的。但是,我不满意的就是钻机操作,因为我们比赛用的xy-44钻机,卷扬把手可以反过来,但那样就不能操作了。而我前边操作的人把卷扬把手弄反了,轮到我的时候无法正常工作。但比赛已经开始计时了,我需要调整把手,这占用了不少比赛时间,因为这个原因地砖打的不是特别完美。心里比较失望和沮丧,因为钻机操作可是我的最强项。”

        其实,据省地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时的这场竞赛现场竞争相当激烈。有条件的单位,都用大卡车运一卡车地板砖供参赛选手练习,这些选手的操作水平炉火纯青。可赵殿超是零练习,上场就比赛,可以想象他的心里多么紧张,但是在这种时刻,他出奇地淡定,好像胸有成竹,胜券在握,不紧不徐漂亮地完成了操作,比赛相当精彩。

        “能够选上参赛的,技术自然了得。我以平常心对待比赛,用自己平时钻探的心得和技术完成操作,得到第一名确实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但是,我知道,实践中比比赛内容更复杂更多元,所以技无止境,要及时归零,重新再出发。”赵殿超如是说。


        3、巨人的肩膀 两年两次刷新钻探记录


        赵殿超2010年参加工作,也就是在那一年,在赵殿超班组的参与下,他们所在的402机台在m24矿区施工的zk2402孔终孔孔深1905.92米,创我国全部利用国产设备小口径钻探施工钻孔的最深记录。该孔被我国探矿界知名专家评选为“全国探矿工程十大新闻”。

        赵殿超参加工作的第二年,2011年402机台又完成了zk0704孔2185.12米的钻探施工任务,破了河北省地质岩芯钻探深孔记录。

        据赵殿超介绍,m24地层虽然比较完整,不是特别破碎,但是越往深处打,越要小心谨慎,否则一旦出现卡钻埋钻就前功尽弃了,所以时时刻刻如履薄冰。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在不到1000米的时候,果然有个破碎带,漏水破碎缩径都集中在破碎带上。穿过这层破碎带在赵殿超的想法里是全孔最重要的一环。再有由于到达千米的深度,钻杆的重量已经很重了,这些都对设备对人员是一个考验。

        “一个操作不慎就会出现埋钻卡钻甚至烧钻的可能。如果真的出现卡钻埋钻的情况,能处理当然好,如果处理不了,这个孔就报废了,前功尽弃。”赵殿超如是说。

        “前功尽弃是什么意思?”记者不禁问道。

        “就是前期不管打多少米,只要没打够设计孔深,都等于无用功。”赵殿超很淡定地给记者解释。

        “那你是怎么安全度过这个破碎带的呢?”

        “一点一点地钻,不着急,仔细听,详细观察细微的变化,高度注意力集中。钻的过程真的相当辛苦,那种紧张只有自己能体会。不过,我们还是很幸运的,就这么顺利平安度过了破碎带。处理出来了就调配润滑液泥浆,针对这个地层,穿过去以后下了保护套。经过大家连续一周的处理,以后的钻进工作才得以进行。”赵殿超将自己的实力归功于幸运。

        “除此之外,漏水也是经常性的。说实话,漏水不止,当时我特想钻下去看看下面是怎么个情况。不断地推测可能,然后再排除可能,反反复复地琢磨分析,终于排除了矿道和溶洞的可能,确定是地下有水隙俗称的暗河,确定下来就心里有底了,针对暗河,我们就不停地灌泥浆堵满就好了。只是确定状况的过程很复杂。”赵殿超对此记忆犹新。

        初出茅庐的赵殿超,不管是依靠天赋异禀的悟性还是靠着千锤百炼的技艺,在探矿史上都留下了自己拼搏的痕迹。他将自身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了实际工作中,大胆地假设并且一一排除解决“疑难杂症”,惊险但顺利地参与完成了我国全部利用国产设备小口径钻探施工钻孔的最深记录,并相继刷新了河北省地质岩芯钻探深孔记录。

        据介绍,矿区位于黑山基性杂岩体西北部边缘,m24矿区是承德国家大型钒钛磁铁矿的深部勘探工作,地点为河北省隆化县大乌苏沟地磁异常矿区。该矿区矿体延深已超过2000m,急需采用深部钻探手段进行验证。此矿区已进行了部分深孔钻进施工和技术研究,创造过利用国产设备及国产钻具开展小口径金刚石绳索取芯钻进最深的全国记录,积累了较丰富的技术经验和技术数据。2015年8月,赵殿超被河北省总工会授予第五届河北省能工巧匠荣誉称号,为四队探矿院职工树立了榜样。


        4、集体的力量 团结一心一起奋勇向前


        众所周知,地质勘查行业属艰苦行业,工作繁重、条件艰苦,职工常年工作在野外,需要克服重重困难,这种默默无闻地奉献精神是一个地质工作者必备的品质。赵殿超他们更不例外。

        在采访中,赵殿超告诉记者,有两件事他一直都记得。那就是在一次施工钻探中碰到裂隙,需要灌注水泥浆堵漏,这一灌就连续灌了半个多月,每天就是下钻灌水泥,提钻下钻扫水泥。这是个重体力工作,但是大家仍然坚持,目标就是拿下这个孔。

        还有一次在唐山遵化遇到严重不反水,终孔800米,泥浆液面只能保持在600米的位置,工程进行的相当困难。地层破碎不算,还特别坚硬。每天的工作量进展的不是很多。设备运转阻力增大,电流过高,钻头损耗严重,操作人员全部集中精力,以避免孔内事故的发生。仍然是他们的坚守不放弃,经过三个月终于把项目拿下来。

        赵殿超说:“每次想到‘战友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的这些场景,我就倍感骄傲。我们钻探工作的目标是为国家找矿提供资质资料,这具体到我的工作就是高质量地完成每一个孔。”

        401机台机长孟庆民告诉记者,赵殿超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野外施工中常常身先士卒,哪里工作危险、哪里条件艰苦、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工作中发扬风格,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的同志,使班组同志们的操作技术和工作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带出了一个工作积极向上、作风扎实的钻探班组,在他的带领下,班组钻探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生产成本逐步降低,实现了安全生产。

        赵殿超说:“在m24那个孔之前我就参加工作了,在m24工区,我当时的主要工作就是操作设备,包括记录,修理设备。当时这是全国最深孔,有了这个成绩我发自内心地觉得特别自豪,能为国家的找矿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感觉到特别光荣。站在这么高的起点上,在以后的钻探工作中我学会了怎样去处理更加复杂地层的钻孔,例如地层破碎,缩径,掉块,不反水等。钻孔最核心技术就是怎样熟悉地针对地层掌握钻压力和钻速,泥浆配比。通过多学多问,多动手实践来充实自己,使自己在钻探技术上更加完善。”

        确实,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赵殿超现在正带领着本班组的同志,埋头苦干、潜心钻研,力争不断加强自身的钻探技术水平。赵殿超说:“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地质条件以及地形非常复杂,需要不断地对钻孔以及钻探的技术进行创新与研究,钻孔之路任重道远。”

        ■文/本报记者苏梅芝 图/本报记者毕春华

     

     

     

     

    • 责任编辑:
    • 编辑:

主办:河北工人报社
投诉电话:0311-87017171 0311-87015356 传真:0311-88613045 email:hbgrb@126.com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河北天捷律师事务所 王金胜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015356、87017171  举报邮箱:hgxinwenwang@126.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