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河北大工匠】罗文兵:为战机“正骨疗伤”的老兵-亚博电竞手机版

    【寻访河北大工匠】罗文兵:为战机“正骨疗伤”的老兵

     

    ■罗文兵对飞机进行外观检查

     

     

    ■罗文兵为徒弟讲解维修技能知识要点

     

     

    ■罗文兵进行切割、打磨作业

     

     

    ■工具对于航修人相当于战士手中的钢枪,必须坚持班前、班中和班后三清点,时刻保证完整性不能有遗漏

     

     

    ■罗文兵进行蜂窝修理作业

     

     

    ■罗文兵进行孔径测量作业,确保5毫米的孔径误差不超过0.075毫米

     

     

    ■罗文兵在直径不足一米的进气道里对数千个铆钉进行逐一目视检测

     

        人物名片


        罗文兵,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21工厂飞机结构修理技术员,从2006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他一直扎根在战机维修一线,俨然是一名老兵。工作中,罗文兵善于钻研,爱啃“硬骨头”。战机机身蜂窝结构腐蚀,他敢想敢干,独创划线投影法,为多架飞机更换蜂窝结构;教练机机头受损严重,他大胆创新,为其“换头”……因技术过硬,罗文兵曾获原北京军区空军装备修理质量先进个人,石家庄市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2016年10月,被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国防工业工会评选为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军工大工匠”;不久前,还被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党委评为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人物速写


        个子不高、圆圆的脸庞,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已过而立之年的罗文兵看上去更像一个甫出校门的学子。罗文兵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矛盾体”,这并不仅仅体现在相貌上。

        他很抠,为了节省费用,总是把用坏的工具拆开琢磨着维修;可他又很大方,作为班组长的他深知战机维修工作压力大,总是时不时自掏腰包请组员出去“撮一顿”。

        他很较真,工作上容不得一点马虎;他又很随和,别人不愿意干的苦活累活,他二话不说就自己担了下来。

        他似乎很闲,不管谁向他请教问题,他都会放下手里的活一直讲到对方明白为止;可他又确实特别忙,工作起来经常加班加点,上幼儿园的女儿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爸爸什么时候才能回家陪陪我?”

        这就是罗文兵,一个1985年出生的、战机维修战线上的老兵。他就像一名优秀的骨科医生,为一架架战机“正骨疗伤”,让它们如雄鹰般重返蓝天。


        1、蜂窝换新 奇思妙想技惊四座


        当看到一道道“银色闪电”划破天空,听到一声声“轰轰雷鸣”响彻大地时,每个国人心中都会升腾起一种自豪感。而这一架架战机之所以能如雄鹰一样直击苍穹,翱翔万里,离不开航修人的精心维修、高效保障,罗文兵就是其中的一员。

        罗文兵今年33岁,偶尔浮现在脸庞上略显腼腆的微笑让他看上去非常随和,可是,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他对工作认真到什么程度。

        提起罗文兵,前铆组钣铆工程轲对他还有些微词——因为给飞机刮的胶稍微有些坑点,程轲被勒令返工了。

        事情发生在今年6月,那时,程轲正在新疆出差。“师傅,罗文兵说咱们给飞机刮的胶不平整,非让返工,你快回来看看吧。”徒弟的一个电话让程轲急了眼。忙完手头的工作,程轲第一时间返回石家庄。“我刮的胶怎么就不合格了?是影响密封了还是不能防水了?凭啥让我返工!”见到罗文兵,程轲劈头盖脸的一顿质询。罗文兵没有反驳,静静地听他发泄完,轻轻吐出四个字:“影响外观。”就这样,程轲又不得不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胶抠下来重新刮了一遍。

        正是由于工作认真技术过硬,罗文兵屡屡在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中被委以重任。

        2013年6月,一架飞机飞行过程中方向舵蜂窝结构后段撕裂脱落。经过调查,原因是飞机舵面发生严重腐蚀。经过厂内外普查发现,这并不是偶发现象,大部分机身舵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该型号战机身上有9处舵面,主要用于控制飞机的翻滚、升降、转向等,如果不对这些舵面进行修复的话,这些战机将无法飞行。

        很快,拆下的舵面被先后运送到主要维修该型号战机的5721工厂,而维修的重任则落在了罗文兵的身上。

        然而糟糕的是,当时,该型号战机已经停产,虽然生产厂家也准备了一些备用的零部件,可是,对于需要更换蜂窝后段的舵面数量来说,显然是九牛一毛。况且,蜂窝后段撕裂脱落,这对于外场、大修厂和生产厂家来说都是第一次碰见,更别提怎么去修理了。

        临危受命,深钻细研。经过反复推敲,罗文兵决定在维持原有结构前段的基础上,更换后段蜂窝结构。

        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却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特别是新换的蜂窝后段与结构前段相互包裹重叠的部分采用高抗剪铆钉连接,要在看不到内部结构装配孔的情况下,在3米长的蜂窝后段边缘两侧的对应位置上新开260个直径5mm的装配孔,孔的位置距蜂窝边缘不足10毫米,并要保证与结构原孔径完全重合。“这就好比医生蒙着眼睛做手术,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整个舵面毁损。”罗文兵说。

        怎么办?罗文兵对着蜂窝后段一连“傻坐”了好几天,脑海中闪过一个又一个方案,但又被一一排除。

        “如果能够把位于内部的装配孔‘转移’到蜂窝外边,那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按照这个思路,罗文兵大胆尝试,创造出划线投影法,从而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如今,他和他的工友已经成功地为300余块舵面更换了后段蜂窝结构。


        2、飞机“换头” 敢为人先填补空白


        2015年5月,一架机头损伤的教练机被送到5721工厂,机头向上翘起、严重变形,机头和机身的连接处开裂,前起落架损坏……损坏程度触目惊心,经专家评审讨论,只能给飞机换头。

        给战机“换头”这样的作业,不仅5721工厂从未遇到过,就整个航空修理行业也是前所未闻。没有经验借鉴、没有修理工艺可循,唯一有的就是严苛的验收标准:新机头与原机身必须保持中心同轴。

        而“换头”的重任再次落在罗文兵的肩上。长约2米,重达80公斤的新机头仅仅依靠车间吊装设备,根本无法达到同轴对接。况且,教练机的身形格外娇小,驾驶舱内可供作业的空间十分有限。

        “其实,从理论上来讲,只要两个端面的纵横坐标轴重合就说明机头机身同轴。”通过反复研究,罗文兵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但要想完成两个坐标轴的精准对接,一是必须能稳稳控制机头,二是新机头能够在原机身的对接面上下左右移动。可这样的设备厂里压根没有现成的,于是他把车间一台只能上下移动的单“u”型拖车重新改装,加装了纵、横丝杆,又模拟机头外型改装为双“u”型拖车。当机头被抬上改造后的拖车时移动自如,操控精准,经经纬仪校准,完全达到技术要求。一个星期以后,焕然一新的飞机转场归建。

        工作中,罗文兵善于钻研,还特别爱啃“硬骨头”。

        有一次,一架歼某型损伤飞机进入结构修理线。面对从未接触过的承力框梁、大型口盖损伤和不可预测的质量风险、急迫的周期压力,大家一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面对困难,罗文兵毛遂自荐,在反复研究损伤修复方案、理解消化后,率领团队积极着手框梁换新工作。面对与钻头硬度相近的钛合金材质框梁和严苛的精度要求,他一边鼓励大家不要气馁,一边带头示范操作要领,最终突破了在钛合金框梁钻孔和锪窝的难题。但还没有来得及庆祝,用传统铆枪无法铆接钛铆钉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制造厂或许有办法。”同事的一句话提醒了他。他抓住制造厂人员正好在车间协助工作这一便利条件,多次向相关人员请教学习,结合工作经验,采用高电流低电压热铆接法一举攻破了铆接难题。


        3、坚守初心

        苦练勤学厚积薄发


        别看现在罗文兵干起工作来拼劲十足,其实当年刚到工厂时,他曾一度打起退堂鼓。那时,罗文兵还只是名学徒,根本没有资格上机操作,每天的工作就是给师傅打下手、看着师傅干。一成不变的生活让他感到厌倦,逐渐萌生了退意。而师傅似乎也看出了他的想法。

        一天,师傅把罗文兵叫到跟前,递给他一块废弃的铝板,让他练习钻孔。罗文兵有些不以为然,钻孔有什么难的,只要让钻头顶紧铝板再轻轻一按开关就搞定了。可是,真等他操作的时候,钻头却不那么听话,一边发出刺耳的声响一边向边缘划去,只在铝板上留下了一条浅浅的划痕。

        怎么会这样!惊讶之余,罗文兵拿起钻头仔细观察起来。经过比对,他发现,自己使用的钻头头部切削刃是平的,而师傅用的却有一个小小的尖角。而正是这个小小的尖角,让钻头能够死死地抵在打孔的位置而不会有丝毫偏差。

        从那天起,罗文兵突然有了目标,他开始练习手工打磨钻头,经他手打磨过的钻头,耐用性特别好,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夸赞,他的内心也有了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逐渐找到了工作的乐趣。

        “毫不夸张地说,我师傅打磨钻头的手艺绝对是全厂的no.1。”徒弟韩少杰的话语中满是敬佩之情,“我刚上手时,钻一个孔就得磨一次钻头,在我师傅的调教下,我现在,磨一次钻头能钻三四十个孔。”韩少杰告诉记者,如今,罗文兵所在的班组,是厂里打磨钻头最好的班组。

        要干就要干到最好。除了不服输,罗文兵还一直在学习,敢于创新、战胜困难,正是源于他对知识的不断累积。

        和时下大多数年轻人一样,罗文兵也是手机不离身,没事就会看看微信,只不过,他登陆微信不是为了聊天发朋友圈,而是为了看看他关注的公众号有没有推送新的文章。

        罗文兵关注的公众号很多,有做紧固件的、有和航修有关的、有激光切割的、还有无损检测的……几乎都和工作相关。

        有一次,罗文兵使用的一台小型气动砂轮机坏了,按照常规,他只要申请更换一个新的就行了。可是一个新的砂轮机要七八千元。按照从网上学到的知识,罗文兵动手拆解了这个砂轮机。砂轮机内部,除了轴承磨损严重外,其他部件都完好无损。罗文兵花15元钱从网上购买了一个同型号的轴承换上,让这个本来要报废的砂轮机又重新转了起来。

        在徒弟李婷婷眼里,师傅非常博学,“他经常会为我们这些‘菜鸟’分享各种修理知识和操作经验,他推荐的公差配合app,替代了工人和技术员在施工时不断翻阅查询公差配合小册子的麻烦,让我们受益匪浅。”


        4、培育新人 传道授业薪火不离


        “粘接底涂的作用就是增加密封件和机体的粘接力,因此涂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其厚度和放置时间……”针对结构修理中,青工普遍对各类密封剂使用不规范的现状,罗文兵结合工作经验,从各类胶液特点、使用要求、现场配胶注意事项等方面入手,精心制作了《飞机密封工艺》培训课件,对青工进行讲解培训,受到大家交口称赞。

        “他这个人就是这样,有问题请教他,他必定知无不言,他研发出来的新技术也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程轲说。

        程轲有一个螺纹柄钻头,钻铝板时非常好用,效率特别高。可是,有一次,程轲用它去钻钢板,钻头却钻不下去了。于是,他请来救星罗文兵。在上网查询了大量资料后,罗文兵认定,这种有四个切削刃的钻头,必须要打磨成“三尖七刃”,才能用来钻钢板。可是,那时,厂里还没有打磨这种三尖七刃麻花钻的磨具,必须手动打磨,罗文兵就反复练习,等技术纯熟后再传授给程轲等人。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班组增添了不少新生力量,他针对新人文化层次、专业特长和性格特点因材施教,既注重对工艺文件、技术要求等基本原理的讲授,又兼顾一钉一铆的基础训练,使大家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以致用。短短几年时间里,他带教的青工都已陆续成长为车间的中坚力量。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如今国家形势大好,国防建设蒸蒸日上,能为空军装备发展贡献力量,我非常荣幸。”罗文兵说,让雄鹰展翅蓝天,护卫疆土,赢得一片宁静的天空,是航修人的使命,也是他愿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

        ■文/本报记者李华 通讯员钟立龙

        图/本报记者杨磊涛 通讯员鱼昌

     

     

    • 责任编辑:
    • 编辑:

主办:河北工人报社
投诉电话:0311-87017171 0311-87015356 传真:0311-88613045 email:hbgrb@126.com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河北天捷律师事务所 王金胜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015356、87017171  举报邮箱:hgxinwenwang@126.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网站地图